第二天,阅卷。
宋铭禄昨日浅酌,并不影响今日阅卷。
殿试的时候,他参与的不多,但到了审卷的时候就不一样了。
今年恩科的氛围明显和早先几次科举的氛围不同。
往年,皇帝会亲自盯一会儿,但过段时间就会因为各种事情离开,能时不时过来看一眼就是重视。
可今年,皇帝就陪着殿试的贡士一起坐了一天。
这之中要说没有皇帝感兴趣的人,谁都不信!
但是具体是谁众说纷纭。
或许是真的猜不到,或许是猜到了装糊涂。
至于是真知道还是假知道,很快就明白了。
宋铭禄并不是主考,他只是跟着一起看文章的考官,他可以用朱笔在考卷上面给自己最为满意的部分标注。
标注的方式就是在那一部分后面画上一个红圈。
这些阅卷的考官不会每一张卷子都看过,都是先各自分出一部分,然后从中选出写的好的,送到主考面前,在传阅到其他没有看过的考官手中,选出几份出彩的送到皇帝面前。
宋铭禄翻看的时候就在想,韩时安这卷子自己肯定一眼就能看出来。
毕竟殿试不需要誊抄,宋铭禄怎么可能认不出韩时安的笔迹。
不过,韩时安的倒霉向来贯穿始终,宋铭禄翻完了自己这边的考卷,把身边考官的考卷都抢来翻了一半,愣是没见到韩时安的字。
眼见着别人已经选出好文章送到主考官那里去了,他有些烦躁,只能压下心里的忧虑去看自己手里的考卷。
虽然对韩时安的文采有信心。
但宋铭禄还是担心若是遇上哪个不考研的大傻子,把韩时安的卷子直接藏起来。
宋铭禄的文采阅卷速度很快。
他一眼看过去,文章的大致意思便了然于胸,不需要斟字酌句的品鉴,遇上不错的他就画个圈,遇上不好的,他就扔一边。
一上午的时间过去,主考那边已经翻看了完了那些阅卷考官送来的文章。
宫中的小太监过来传饭,一群人出去,这里由其他人接管封存,等他们吃过饭回来继续。
下午忙的差不多了,皇帝身边的公公来催。
考官已经选出了十篇文章出来,将这些文章呈到皇帝面前。
御书房中,一众考官站在那里,皇帝翻阅这送到他面前的文章。
这是往年殿试的规矩,今上政务繁忙,并没有那么多时间亲自审阅,都是由主考官将好文章送到他面前的。
皇帝将这十篇文章从头翻到尾,看完以后忽然笑了!
一瞬间,宋铭禄只觉得背后汗毛都竖起来了。
他不敢抬头,只是心中升起了一股不好的预感。
事实上,他心中这股不好的预感果然成了真。
下一刻,今上开口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