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只有通过不断地实验和尝试,才能找到最佳的配比和制作方法。每一次失败都是一个宝贵的经验教训,更接近成功。因此,在这个基础上,不断调整配方,观察三种原料不同成分之间的效果。他相信只要坚持不懈,总有一天会发现那个关键的平衡点,制造出理想的火药。
自犯炮运用了颗粒火药、然后是使用了金属外壳,李芗泉相信,这两点已经让朱雀军的地雷形成了优势。只要在火药的配比上、引信的改造上再提升一个层级,就可以实现代差。
李芗泉对已回到梅硐城的张靖道:“立青、雷作头,吃了大亏的鞑子,一定会组织强大的兵力再次攻打梅硐城,吃过几次瘪的乌日吉呼,也一定会小心谨慎,要对付这样的敌人,弱小的朱雀军既要有正面硬撼的能力,也要有出奇制胜的手段。
“因此,雷作头,就算是这种还没有达到我满意状态的‘自犯炮’,也要抓紧时间赶制,造出几十枚出来,特别要注意用要放在布有石灰的罐子中防潮、涂蜡的引信要埋在中空的、连接成线的竹筒中,同样防潮是关键。立青,你在城外观察一处地势,看哪里适合鞑子大军扎营,哪里适合放置鞑子主帐。在关键的时候,能让鞑子好好吃一壶。”
但是,对于第二个对象--手炮的试验,却并非一帆风顺。
雷横兴冲冲的递上一枚手炮,此物乃是上次李芗泉在观看霹雳火球的使用效果后,命雷横制作的,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将霹雳火球外面的纸质壳体改为了铜铃。
说到这铜铃,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梅硐城的工匠按李芗泉的要求打造开口小的长柱形铁罐,总是不能令人满意,后来李芗泉偶尔发现正将府内用于祭祀、作乐的铜铃竟然就是内部空心,外面只有半道细缝的物体,马上就拆了下来,并四处搜寻这种款式的铜铃。不过搜遍全城,也只得到四个铜铃,州作院正以此为蓝本,容积增大一倍,大力打造。
将火药、铁片罐入其中后,留出引信,再用蜡封口,就成了一枚外形虽丑陋但也算得上具备手雷造型的所谓“手炮”了。
方才的“自犯炮”算是成功了一半,差强人意吧。对这枚手炮,李芗泉可是寄予厚望,要知一旦成功--哪怕威力只有后世手雷的一半甚至二三成,他也满意。一旦批量装备朱雀军,那么。。。。。。嘿嘿,直接跨入热兵器的门槛,比后世的明军提前整整一百年。
“点燃吧!”李芗泉下令道,不知何故,他又一把拉住就要开始点燃引信的雷横:“让你的手下去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