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心底总有一点“这厮运气实在太好”的想法在。
易云霄拱手还礼,朗朗道:“自两月前一晤后,李知州困龙升天,足月间便率军恢复长宁州大片故土,可喜可贺!今本统制前来,一是感谢朱雀军解凌霄城之围,二是与足下共商抗元大计。”
他这句话更简单,不仅默认了李芗泉的长宁知州身份,也默认了长宁州的存在,并以“共商”二字,将朱雀军摆在了与长宁军并驾齐驱的位置上。前几天,李由、韩亮二人上山禀告之时,想必他们就这个问题已达成了一致。
走到近处,李芗泉发现,与两月前相比,这位统制的鬓角,似乎又有了几根白发,眉间也似乎有些隐忧,但其英朗的脸上,坚毅神情不仅没有消退半分,甚至比往日更甚。
李芗泉感慨道:“自神州陆沉,各地之军或投鞑子,或逃亡海外,唯长宁军忠贞不渝,以凌霄孤城独抗暴元,可敬可佩。朱雀军虽起于危难之时,亦多蒙长宁军庇护、相助,方有今日,统制所谢,愧不敢当!至于共商抗元大计,恢复中华,固我所愿尔。这边请!”
相比第一句话的表明立场,李芗泉的这第二句话,对长宁军是既赞颂有加,又间接承认朱雀军是捡了长宁军的便宜,让易云霄受用得多,他大度的一笑:“客气客气!李知州年轻有为,乃大宋之福,吾与知州,当携手共进,恢复大宋!”
易云霄对“中华”二字并无感觉,只道李芗泉是番国人,中华是对母国的称呼,便以“大宋”二字替代。
二人谈到这里,已基本将大方向定了下来,并找到了共同点。李芗泉右手做出一个请的姿势,引易云霄前往石头寨,离寨门尚有百米之际,李芗泉请易云霄上了临时搭建的台子上。
见二位上官入座,主持的伍思成马上向寨门方向一挥手,刹那间,噼里啪啦的便响起了爆竹声、锣鼓声、竹号声(四川古代乐器的一种)等。在一片呐喊欢呼声中,旌旗飞扬,寨门口窜出两条长龙,一人擎绣球前后左右四周摇摆,龙首则作抢球状,引起龙身游走飞动。两条巨龙跟着绣球展示扭、挥、仰、跪、跳、摇等多种姿势,祈求朱雀、长宁会盟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