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董小漫还是想多了,毕竟在这里待了这么久。以董小漫的性子,可能少给了他们的钱么?当初的分成虽然不多,可是到手的银子还是不少的。
没过多久,董母领着儿子就上门来了。坤姐儿红着脸躲在自己的闺房里不肯出来,众人取笑了小刚半天也欢乐了半天。
董母依照着当日说的,聘礼六十四这样的份子一个不少。麻饼六十四只,油包六十四只,老酒八担等。
两家笑呵呵的吃了一顿饭,一起等待着婚期。
二郎算是给董小漫彻彻底底的长了一回脸,给小舅子选的房子不错。三进的套院,光是正房就有十来间。从里到外就像自己成亲似的,给装修的漂漂亮亮的。
青砖黛瓦,大到婚床桌椅板凳小到什么锅碗瓢盆都齐齐全全的。董小漫甚至发现了家里每间屋子都有盆栽啊,花瓶啊,甚至还能准备了一间药房。里头的药品居然都是齐全的,赶上外面的医馆了。
九月十六日这一天,大门口起了牌匾。黑色为底,朱漆行书写着大大的董府二字。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什么名门大户人家呢,董小漫第一次上门彻彻底底的被震惊了。
“你是不是搞错了,你以为这是咱们家呢吧?哎呀,这里里外外的弄得这么好,我都想搬进来了。”连院子里都是铺的鹅卵石,院子里两边还栽了一溜的花。到处都是大红灯笼高高挂,红色绸子红色的绣球挂的喜气洋洋的。
“这以后就是你的娘家了,你说岳父岳母住进来多舒服啊。你想回趟娘家住,这不也有地方了么!”二郎搂着董小漫的肩膀,满脸的幸福。
董小漫倒是被二郎弄得非常的感动,自从搬到城里之后。董父董母开始跟着自己住,二郎回来之后又去了花好月圆的后面住。自己搬了新家,他们虽然多次进门可一次都不肯过夜。而自己也没有再带着孩子回去住,因为那里不算太大,她们挤进去就没有地方了。
董小漫反搂过二郎的腰,歪着头靠着他道:“以后咱们做的大了,就盖一个大房子。就像一个村子那么大,名字就叫张家大院。”后世董小漫去过平遥,见识过很多的晋商大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