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初,胤禛带着全家搬回了紫禁城。
到了腊月十二,瑞亲王胤禵的年礼进了京,一起回京的还有弘明、弘暟。
太后以为会有信,没想到只有一个礼单子,她虽然疑惑,依旧高高兴兴地把两个孙子接进宫来团聚,
看着两个长高了一截的孙子,太后乐得合不拢嘴。
让小厨房做了许多好吃的,还把弘昭、吉日格勒叫去吃饭,说让小辈们亲近亲近。
玉琦知道了,送了几样孩子们爱吃的菜,
太后让孩子们亲近无非是想他们以后互相照应,这没什么不好的。
她又让人给弘晖送信,让他带着弘曦、柔惠也过去,
这样一来,加上弘时和柔嫣,这天中午就有九个孩子陪太后用膳,慈宁宫里欢声笑语不断。
热闹过后,弘明、弘暟出宫回府,弘晖带着弟弟们去读书,就剩柔惠和柔嫣陪着太后了。
到了晚饭,弘晖几个又是在慈宁宫吃的。
临睡觉前,太后就跟崔嬷嬷说:“老十四也真是的,突然就把两个孩子送回来,怎么连封信也没有?”
崔嬷嬷边给她揉肩膀边说:“也是,不过,这不是有主子在吗?”
“再说了,皇上、皇后娘娘还能看着不管吗?十四爷就是心大。”
太后想到十四阿哥那犟脾气,微微摇头,“那府里也没个正经主子,我真怕那两孩子被底下的奴才带坏了。”
崔嬷嬷点点头,“半大小子最是贪玩、贪新鲜的时候,要不奴才常常去看看?”
太后摇摇头,“偶尔去一回能看出什么?”她突然眼前一亮,“干脆让弘明、弘暟进宫读书,我看着他们。”
崔嬷嬷想到:先帝在时,各府只能送一子进宫读书,十四爷家送两个进来行吗?
她斟酌着说:“主子的主意是好,皇上最是孝顺,肯定会同意。”
太后自然也想到那个规矩,默了默,“明儿我去帮孩子们求,皇帝是弘明、弘暟的亲大伯,做大伯的不能不管侄儿!”
崔嬷嬷抿嘴一笑,老母亲跟儿子要东西哪有要不到的?
第二天,
胤禛和玉琦来请安的时候,太后就说:“老十四两口子也不在京城,府里也没个正经人照顾弘明、弘暟。”
胤禛立刻说:“儿子来就是想跟皇额娘商量弘明、弘暟的事,”
“与其让弘明、弘暟在府里待着,不如让他们跟弘昭几个一起读书。”
“这样,功课也不会落下,皇额娘也能看着他们,儿子和皇后也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