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由于东西伯利亚的特殊地理位置和资源分布,它被一分为二。其中,南方富庶之地归属大汉管辖,而北方寒冷地区则划归日本所有。
这样的划分不仅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分配,也有助于维护地区的稳定和发展。
在确定了这些基本框架之后,韩林开始全心全意地支持太子在沿海地区开展改革事业。
韩林深知,若要实现国家的长远发展,就必须摆脱封建主义的束缚,转向社会主义道路。
然而,这一转变必然会触动众多人的利益,特别是那些既得利益者。
其中,最大的阻碍无疑来自于他自己的钱袋子——大汉皇室的资产。这些资产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扩大,已经对地方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制约。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官员利用韩林的名义,无视当地政府的权威,逐渐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私人势力。
他们以各种手段谋取私利,使得当地经济陷入困境。面对这种情况,韩林意识到必须采取果断措施,否则将无法推动改革的进程。
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韩林决定先做好军队和人才的准备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在改革过程中不会出现动荡和混乱。
当一切准备就绪,韩林正式向全国宣布:“大汉皇室的财产都是建国初期应对紧急情况时所用,如今国家安定,皇室所拥有的股份、独资公司等都应该归属于户部管理。”
同时,他还下令,从今往后,大汉境内的所有皇室公司及其控股的股份都将转交给户部,让利于民。
这一举动引起了轩然大波,但韩林坚定地推行下去。他明白,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打破封建主义的桎梏,实现社会的公平与进步。而对于那些反对声音,他则坚决予以回击,维护改革的成果。
这份公告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引发了轩然大波。太子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皇室资产本应是他未来的财产,但如今却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尽管当前的调查形势对他不利,但如果将所有资产拱手相让,那么当他继位时,将会变成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甚至连用钱都要向户部申请,这让他感到十分头疼。
太子府的詹事潘永受以内阁成员的身份上书皇帝,恳请保留一部分资产以满足未来皇室的需求。
然而,韩林坚决地拒绝了这个请求,表示子孙后代若是有能力,自然不会缺少财富;而若没有能力,即使留下巨额资产也只会带来祸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