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朱棣这般,对自己的忠诚度始终只有八十点,他必须是会要削藩的。
就算自己不对他进行削藩,也会让他去征战沙场,将他所有的能力,压榨完了,再行削藩。
朱标对自己有信心,现在他掌控了大明王朝所有的权势,如若真的想要造反,也是顷刻之间就能够完成的。
而朱棣如果派遣他前往征战漠北或者征战,其他地区如若获胜,立刻派遣前往其他地方,继续征战。
他打下来的地方,直接派人接收。
朱棣在没有绝对实力的情况下,绝对不敢直接对大明王朝,对朱标造反。
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朱棣他还是能够为朱标所用,一旦他造反了,自己将他击杀,也就情有可原了。
到时候连朱元璋都无话可说,他自己可是说过,要是有人胆敢造反,那么就算朱标将其斩杀,他也不会心疼。
“这?”
“太子殿下学生只是提出自己的意见,至于是否采纳,还是要看太子殿下。”
“不过学生以为,诸侯王之乱就在眼前,最好还是能够阻止诸王分封,一旦他们前往封地恐怕野心就会慢慢膨胀。”
“而且如若分封诸侯王,那么,诸侯王之后的孩子,又得封王。”
“那整个天下,到底该有多少王侯,有多少封地,又能够给他们分封呢?”
“恐怕,到时候整个天下,所有的朱家子弟,皆为王。”
“这不仅仅会对大明王朝的经济造成困扰,而且还会养出一群不劳而获的王公子弟。”
“汉朝的推恩令,就是因为诸侯王的数量,实在太多。”
“已经对汉朝造成了困扰,所以,学生以为,此事不妥。”
刘璟眉头紧锁,没想到,竟然真的是朱元璋想要分封诸侯王。
这对于整个大明江山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如果这一些诸侯王之后,生下的王子、郡主,数不胜数。
很快,王宫子弟就会变得多如牛毛,朝廷光光要养着一些诸侯王和他们的后代,都需要花费多少物资和财富。
到时候,整个朝廷光光养这一些诸侯王的后代,恐怕都会让朝廷的财政败落。
得不偿失,没有一点好处。
“好了,这一件事情就不用再说了,这一件事情本宫自然知道,分封诸侯王确实没有任何好处。”
“甚至还会给大明王朝的财政,落下一个严重的漏洞。”
“所有诸侯王到时候本宫自然会将他们所有的权利收回,但是现在整个朝廷并非是本宫作主,这一件事情,你是个聪明人,应当知道,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