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成功的范例,那接下来的操作就很简单了,直接复制,粘贴就是了,于是,以此为支点,他们接连又拿下了其他一些名酒的授权,随着他们名声鹊起和在此行业内的深耕,还有很多其他品牌慕名而来,请他们为自己的品牌设计一些配套的产品。随着老Thomas退休了,小Thomas就顺理成章的成了Wilson的合作伙伴,小Thomas本来就是搞设计的,那正好把这设计一块整体移到了伦敦,越做越精,越做越大。
那Bill又是怎么和她们扯上关系的呢?原来这Bill的台湾公司啊,本来与这些洋酒生意是没有一丁点关系的,听说从他爸爸那一辈就是专业生产密封罐的,台北县的工厂一度在顶峰时期达到了200多人呢,也算是积累了不少财富。可是等Bill接了手之后,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想法,他不想做制造业了,认为太辛苦了,便慢慢的把工作重点移到了贸易上。
大概四五年前,Bill老婆的一个日本同学结婚,那新郎就是伦敦公司的小Thomas,那日本同学邀请了Bill两口子去参加婚礼,这是Bill和小Thomas的第一次接触。
大家既然都是做生意的,在商业方面的触角都是很灵敏的,你想开拓新的领域,他想在中国大陆设立办事处,也就需要一个得力的合作者,于是,三方一拍即合,之所以能达成这个协议,主要是他们一致都认为这以后的世界制造业重心一定会转移到中国大陆来,而且大陆制造的产品成本也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
1995年,在东莞设立了办事处,美国公司的总经理Wilson是三家公司的老大,Thomas是伦敦公司的老大,Bill呢,是深圳公司和台北公司的老大,他自己公司的密封罐生意还是照做不误,具体分工是:迈阿密公司负责销售,伦敦公司负责设计,深圳公司负责在大陆的和台湾的采购。至于这几年来,公司的业务具体做的怎么样,说实话,之前看了那些订单之后,我心里还是有一点数的,其他的,只能自己慢慢的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了,反正Celia也说了,这Bill的话啊,都是要打折扣的。
其实Celia不说,我心中也隐隐然有些感觉了,这个时候的我,真的是既有些期待又有些后悔,为什么这么说呢?
期待的是,突然有了这么好的梦寐以求的机会,难得啊,我从内心深处笃定这家公司一定能做起来,要知道,这英特利公司可不是二手的贸易商,而是直接的终端客户奥,从这一点就可以判断的出来,它最起码在价格上是一定是有些优势的,更重要的是,他们公司所有的产品都不是买人家现在市场上现成的,而全部都他们自己公司设计开发的,这说明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