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其他小说>我在深圳的青葱岁月> 第1035章 以此为鉴 家庭教育正三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35章 以此为鉴 家庭教育正三观(2 / 2)

很多人不禁就问了,为什么要培养孩子正确的三观呢?不就是应该见利就上,不择手段吗?那我就在这里稍微的那么浅析一下,如果有什么不对的,还请诸位予以斧正:

我想你一定你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听过以下这样的对话:

穷人A:那个人怎么比我还穷,真没出息,这样的人我才不和他一起共事呢......

穷人B:这小子最近不知道沾了什么人的光了,还自己创业了,哼,就他那个鸟样,还想创业呢?我看啊,用不了几天,一定会倒闭,破产的,哈哈哈哈......

我一直都很疑惑,为什么现在社会的三观会出现这么严重的偏颇?你穷,却看不起比你更穷的人,人家有了机会去创业了,去努力拼搏了,你却在背后诅咒人家不成功,怕人家超过你,这又是什么道理啊?

当我偶然间从一本书上看到了500年前的“圣人”王阳明的一桩轶事后,我似乎突然间有点懂了。大家肯定都知道,在咱们中国的浩瀚历史长河中,能被称得上是圣人的,只有两个半。半个就是指曾国藩了,另外两个,一个自然是孔子,还有一个就是500年前的王阳明(公元1472—1529)。他在闽赣做地方官时,有一次去县城视察,就做了一件令大家疑惑不解的事:

一个被全村嘲笑的穷人,王阳明却亲自为他撰文立碑,歌功颂德。据说,当时王阳明下乡去考察,发现村里有户人家,很穷。可是,乡亲们不但没有人愿意出手去帮助他,反而都嘲笑他。按照咱们的一贯传统,在农村,如果有户人家特别穷,大家多多少少都会去帮他一点,即便不帮,也不会去嘲笑他啊,可为什么独独这户人家例外呢?

原来,这户人家是最不应该穷的。这户人家的主人叫龙涛,龙涛原先是县丞(县政府二把手,相当于现在的县委办公室主任),现在退休了。虽然官不大,但也是八品官啊,但因龙涛“向来清贫、廉洁自律”,所以退休之后,没有多少家财,这一下子就成了村子里最穷的人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