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赵家的族人们,对于赵安所作所为并没有反对,毕竟是赵安带着他们,将日子越过越好的。
而马县令更是早早的就发现了这一点,不过马县令对此不但不反对,反而是大力的支持。
原因也很简单,首先是因为,马县令对朝廷的归属感本就不强,马家历经了几次改朝换代,不一样的好好的。
现在的朝廷,可以说是内忧外患,已经流露出了王朝末年的景象,要是赵安能趁机去争一下天下。
马县令也是支持的,毕竟谁不想自己的女儿当皇后呢?
至于赵安说的,他不想当皇帝的话,马县令是不知道的。
当然,就算马县令知道了,他也不会相信。
毕竟在他看来,就没有一个人会不想当皇帝的,人总会喜欢以自己的思想去揣测别人的想法。
在宋应星离开渝州府后,科学与技术学校的研究减缓了许多,但是好在现有的那些工坊,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还好赵安前面非常注意人才的培养, 不过赵安还是有点后悔当时与宋应星的谈话了 。
虽然从后世的资料来看,宋应星应该是属于一个早期的具有资本主义倾向的人,但是那只是记载,实际如何谁也不知道。
要是万一这个好不容易忽悠过来的科学家,跑了不回来,赵安属实是有点难受。
但是为了避免后续的麻烦,要是能够早点的与宋应星坦诚相待,让他早点将家人接过来,这样也是为他好。
毕竟再过些年,天下大乱就要开始了,在渝州府赵安还可以照顾一下,要是在江西万一遇到流民,宋家在当地也是望族。
很难不被盯上,到时候宋应星担心自己的家人,要去寻找自己家人的话,只会更加的麻烦。
就这样,日子在赵安思念宋应星的过程中,一天天的过去着。
一直到了天启六年的下半年,大明帝国北方的各种讯息陆续的传递开来。
首先是五月的北京城王恭厂大爆炸,一直到后世,这都是一件未解之谜。
有说是军火库爆炸的,有说是陨石撞击地球的,甚至有说是外星人飞船撞击的……反正是众说纷纭。
唯一确定的就是,这件事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且因为发生地点是在京师,更是造成了京师从皇帝到百姓的人心惶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