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在物质、精神条件方面,自己再战一年肯定没问题——父母都有工作,生活自给自足,不需要他工作赚钱补贴家用,相反,供应他再读几年书问题不大;家里正在给大哥张罗对象,暂时没工夫搭理他,他想读书想就业都随他来,不会出现父母催就业催婚等扰乱心智的问题。但是来年到底能不能考到370,他心里也没底。
要知道在今年的备考过程中,他将该复习的内容全部复习到了,习题该练的也都练了,能打听到的消息也都打听到了,考试也是正常发挥,可以说基本没有留下任何有遗憾的地方。这种情况下,他也不过是考了将将360分,要在这个基础上再提10分,他并没有把握。
而且作为一个经历过高中补习生活的人,他深知那种生活的滋味。虽说全职考研和高考补习有很大的不同,但在时间和精力付出方面,二者是差不多的。尤其是考名校,不脱一层皮那是不可能的。
他不禁想起了他的高考。
第一年分数虽说还可以,上个一般点儿的211没问题,但是和他的预期相差太远,他要考的是C9那样的名校,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复读。
第二年,他的分数取得了质的飞跃,他终于具备了在C9院校中选择的资格,但结果怎么的?结果是他报考的学校出现了“大年”,竞争激烈,他被生生挤了下来。最后无奈之下,他来到了滨江工程大学。
高考尚且会出现意外,更别提不确定性因素那么多的研究生考试了。
而且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研究生考试中远比在高考中严重得多。专业课命题趋势、重点范围、出题人喜好,当年录取动态,甚至内部调剂名额方面,本校考生占尽了优势,无数外校考生在这上面栽了跟头。
“假如明年我考到370,甚至380了,但是谁能保证不会出现别的什么岔子?”江晓哲看着楼道里的交大校徽,久久没有动,“不管怎么说,毕竟是上交的研究生啊!”
江晓哲最终选择了上交的专硕。
回到滨江后没多久,上交的录取名单就出来了——工程大学那几个初试成绩三百七朝上的学生,和所有上交本校的学生一起被录取为学术型硕士;而包括江晓哲在内的那几个考了三百五六的工程大学学生,都被录取为全日制专业型硕士。
江晓哲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虽然他心里清楚,专硕不如学硕,不过他从来不在别人面前承认这点。当别人问起来时,他一律回答考上了研究生,也不说到底是专硕还是学硕。如果碰到明白人继续问,他才回答自己考的是哪一类,然后一本正经地解释这两类硕士无所谓孰优孰劣,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研究生成绩出分那天,陆海晨的心情坏到了极点。他虽然估计自己上不了线,但在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时候,他的心里还是挂有一丝念想,期待着奇迹能够出现。
当输入完姓名、准考证号等个人信息后,他再三核验,确认无误后深吸了一口气,点击了“查询”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