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弘毅能当上这个曲阜知县,全凭衍圣公孔衍植保举。
一旦外面的聚集的百姓吵到了衍圣公,他这个知县肯定会受到牵连。
走了两步后,孔弘毅停下脚步看向堂外。
堂外的百姓越聚越多,隐约间有乱起来的趋势。
孔弘毅知道不能再继续等下去了,必须做点什么。
打开城门?
他可没那个胆子!
百姓们挨饿不是什么大事,如果被建奴混进来,事情就麻烦了。
想到这,他对着大堂里面的差役喊道:“来人,把外面带头闹事的抓进大牢。既然解决不了问题,那咱们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知县大人,外面的百姓有数百之众,看不出谁是带头的。”
“这...这可如何是好?”眼看事情越闹越大,孔弘毅站不住了,再次在大堂里来回踱步。
片刻后,孔弘毅眼前闪过一道精光:“去外面告诉那些百姓,就说本官稍后会去城北巡视城防,让他们去那里集合。”
“不必了。”
大堂后面传来一道浑厚且深沉的声音。
孔弘毅回头定睛一看,冷汗直流。
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孔子第六十四代孙,孔尚坦之子,衍圣公孔胤植。
(孔子后人取名按字排辈始于明朝。明太祖朱元璋赐孔氏八个辈字: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后因洪武元年孔希学及洪武十七年孔讷先后袭封衍圣公,又把“希”和“言”加上去为十个字,即: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
(崇祯继位后根据孔胤植请求,又赐字“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
虽然按照辈分来讲孔弘毅比孔胤植大了四辈,但他的权力来自孔胤植。
权力向来只对权力的来源负责,孔弘毅也不例外。
他对着孔胤植拱手施礼:“回衍圣公的话,衙门外有百姓闹事,我这就去处理。”
衍圣公在宋代时位同八品,元代提升为三品,明初是一品文官,后又“班列文官之首”。
孔弘毅只是七品县令,对着孔胤植施礼符合礼法。
孔胤植头戴梁冠,身穿大红赤罗衣,内衬白纱中单,脚踩云头履。
腰间系着蓝素缎玉带,上挂雕龙纹玉佩。
国字脸上长着一双浓眉大眼,高高的鼻梁,厚厚的嘴唇,给人一种亲和的感觉。
孔胤植继续说道:“你连续封城十数日,城中百姓余粮不多,饱受饥饿之苦。你有两个选择,要么开仓放粮,要么开城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