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恩等了一会,见崇祯一直没有说话的意思,只好硬着头皮说道:“皇爷,内阁首辅谢三宾求见。”
“让他进来吧。”
“是。”王承恩转身走到外面,将谢三宾领了进来。
“陛下,”谢三宾施礼说道:“太子殿下以清君侧的名义勤王,请陛下立刻召集文武大臣商议对策。”
崇祯转动目光,盯着谢三宾问:“太子要清理谁?”
谢三宾低着头:“要清理臣,说臣是误国的奸臣。”
王承恩跪在旁边补充:“还有奴婢,说奴婢是干政的宦官。”
“哦!”崇祯故意摆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原来是你们呀。”
王承恩立刻叩首:“奴婢冤枉!奴婢这段时间虽然手握大权,但奴婢心里清楚一切都是皇爷给的,奴婢不可能也不会干政!”
谢三宾跟着叩首:“臣也冤枉!臣自担任内阁首辅以来兢兢业业,为国为民。虽不敢说恪尽职守,却也问心无愧。太子殿下说臣是误国的奸臣简直是...”
不等谢三宾把话说完,他自己就闭上了嘴。
因为他想到了一个问题。
如果不存在奸臣误国,宦官干政的情况。
那么太子所谓的勤王就失去了合法性。
换言之,太子在造反。
他既不能承认自己有罪,也不敢明说太子造反。
只能低着头思考措辞。
崇祯并没有等的打算,而是直接开门见山:“你们的意思是说太子在造反?”
谢三宾低着头:“臣不敢。”
王承恩也低着头:“奴婢不敢。”
崇祯摆手:“事情已经发生了,两位还替太子遮遮掩掩作甚?”
谢三宾和王承恩不敢搭话,继续低着头沉默。
崇祯继续说道:“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既然太子造反了,那就出动兵马平叛。不过朕要提醒你们一句,正在朝鲜剿灭建奴的平辽大军不能动,否则前功尽弃。”
“另外京师附近的兵马也不能动,他们不在京师朕睡不着觉,其余兵马看着调动吧。”
谢三宾转头朝王承恩看了一眼,沉声回答:“臣遵旨。”
走出乾清宫。
谢三宾和王承恩回到司礼监商议对策。
商议了半天,毫无结果。
在崇祯说到平叛时,谢三宾首先想到的是正在朝鲜作战的平辽大军。
他们战力强悍,战斗经验丰富。
没有人比他们更适合平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