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极大同域,华隐山。
此山终年云雾缭绕,远远望去,只见一片苍翠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未干的水墨画。
竹林深处的一片空旷地,可见一条山涧溪流从远处的高山蜿蜒而下,水声潺潺。
溪水旁,一架古朴的水车缓缓转动,将清澈的溪水提取上来,顺着竹制的水路流向不远处的菜地。
菜地旁,一间简朴的草庐静静伫立。
草庐前,一位身穿棉麻布衣的中年男子,正手持一把沾满泥土的锄头,专注地在菜地里翻土。
此人正是大儒隐士颜伯庸,他腹藏天下大文,修为已达化海之境。
突然,颜伯庸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将锄头轻轻放在一旁,缓步走向一个窑制的土缸,用水瓢舀起清水,仔细清洗着手脚上的泥土。
洗净后,他来到院中的桌椅旁坐下,点燃炉火,开始煮水泡茶。
他一边煮茶,一边喃喃自语:“时间差不多了。”
在今日清晨,起床时,他掐指一算,晌午时分,将会有客来访。
不一会,山涧小院内茶香四溢。
哒哒哒!
与此同时,小院外的土路小径传来了阵阵轻盈的脚步声。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一路风尘仆仆,求贤若渴而来的牧枫。
牧枫来到半掩的小院竹门前,停下了脚步。
透过竹门的缝隙,可见一位气息平凡的布衣男子,正在煮水品茗,十分惬意。
“此人就是大儒隐士颜伯庸吗?”
站在竹门外,看着布衣男子,牧枫内心不由心中暗自思忖。
布衣男子气息内敛沉稳,隐而不散,坐在那里就像一个平凡的山野农夫,并无过人的显眼之处。
不过,以牧枫异于常人的神识,自然还是看出了此人身上的那股文气。
此刻,牧枫可以百分百肯定,此布衣男子就是他要找的大儒隐士。
牧枫整理了一下衣襟,轻轻叩响了竹门。
一般来说,这种常年隐居之人,特别是有大学问的隐士,脾气都是极为古怪的,且心气高傲。
牧枫认为,跟这些人打交道,必须要沉得住气,耐得住性子。
更重要的是,注重个人的仪表形态和礼貌。
而这时听到叩门响声的颜伯庸,内心也是顿然一松。
在察觉到牧枫到来的时候,他的心就倏地一下子紧绷了起来。
倒不是因为紧张,他一个化海境的儒学之士,怎可能会紧张?
自他隐居于此近千年,就已算到今日之事。
他一直沉心静气,摒弃外界纷扰和诱惑,在此隐修,就是在等今日。
谁知,牧枫这家伙却停留在院外迟迟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