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待往来邮差,公务军务信差,官员,同是也负责军需储备,侦缉巡逻等等,这种驿城在内陆少见,但在边关之地却是寻常,比如后世保留最完整名气最大的鸡鸣驿就是驿城。
辽东属于九边重镇之一,自是少不了这种驿城,在沈阳和锦州之间就修有两座,说白了这两座驿城就是沈阳,辽阳,广宁的前哨。
这两座驿城原隶属宁远卫,就是后世的盘山县和台安县。
锦州东北方向依次为盘山驿,台安驿,沈阳。
两座驿城皆按照兵堡标准筑城,周长里许城高三丈余,虽无险可守但若里头驻防三五百人即便你有攻城器械没个两三千人也别想轻易拿下。
何况这边一旦开打,立刻就会惊动西边的广宁卫,东边的辽阳卫,西南的锦州卫以及不足百里外另外一个驿城,那时候兵马合围而来,你往哪里跑,跳海去吧。
那这些驿城里有三五百驻兵么?
有!
前文说过多尔衮惨败之后便挟持各旗主及兵马驻守锦州不回沈阳了,要知道他当时是要趁李自成东征想入关摘取果实得渔翁之利的,所以举全国之兵力,浩浩荡荡十万之众。
清军出征有个特点,除了正规兵马外会携带大量厮从,也就是从仆和家奴负责后勤和杂活,军队就只负责打仗,这一点和李自成的贼军相似每次攻城征战都会带大量的炮灰干杂活,而相对来说明军在这方面就有点拖后腿,军队的士兵既要负责行军打仗还要干后勤和杂务,分工不是特别明确,即便有明确分工那些干烧水做饭洗马等等杂货也是由正规军人去做。
也就是说当时多尔衮率十余万大军入关,确切说是十四万,但根据惯例,这里头都是有水分的,不管是哪个朝代谁的军队出征兵力号称和实际相差都是很大的,而且多尔衮大军里头包括后勤杂役,真正作战的部队人数当在六七万左右,余下都是杂役(当然在必要时刻这些杂役也能充当作战部队的)满打满算也就是十万人,如同当年丙子胡乱时皇太极打朝鲜也是号称十二万大军,其实根据考证,真正兵力不足四余下有三四万杂役满打满算也不足十万呢。
清廷不似明廷地大物博人口多,即便打下了蒙古人和鞑靼人甚至还有朝鲜二鬼子的俘虏,他最多也就凑合出十万真正的作战部队,(很多朝鲜二鬼子被俘后都被分给旗主当家奴又或在军中充当杂役)又何况他根本不可能全部带走不留一兵一卒看家护院。
所以可以推算出多尔衮入关的时候,他几乎带走了清廷百分八十的兵力,余下不足两成满打满算两万人撑天了,这两成其中一成驻防京都沈阳,另外一成分守各处要塞城池,其中以辽阳为最驻防兵力三千有余!
像盘山和台安这种比较重要的驿城也能驻兵三五百,有的不重要的军堡才几十上百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