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谌,人称荀家三道之一的荀友若,他与两位胞兄,荀衍,荀休若,以及荀彧,荀文若,乃是那一辈荀家中最为杰出的三位修士。
其中,荀友若和荀文若又尤为出众,荀谌以唇枪舌剑,折服韩馥,凭一己之力将广袤的冀州之地拱手献予袁本初,几乎助其一臂之力完成天下统一,尤其是北方及中原地带。袁本初能够拥有那样的霸业,荀谌功不可没。
然而,在荀谌的声威响彻四海之时,荀家的其他两位子弟尚未崭露头角。荀文若因不满袁本初,毅然离开袁绍,转而投身于尚处弱势、初露锋芒的曹孟德门下;那时的荀衍还不知身在何方,天下提及荀家,首推的仍是荀友若。
遗憾的是,这样一位奇才,在官渡之战中英名尽失,自此下落不明,再无声息。直至今日,刘禅才得知原来此人一直潜藏在荀家之中。细细思量,也就明白了其中道理——毕竟荀家曾是世间屈指可数的大族,荀谌不愿效力曹家,也能保全自身,这对于曹孟德而言,自然不至于因此与其家族交恶。
然而,让刘禅始料未及的是,荀家这位荀友若竟与简雍之间存有这般深厚的渊源。
“你惊讶什么呢?想当年令尊流落邺城时,老夫与荀友若是至交好友,我们同是以口舌之利闻名,闲暇之余常在一起论道天地,只是后来各自东西罢了。”
简雍的这番话不仅解答了刘禅心中的疑惑,同时也向荀谌揭示了眼前的这位胖者身份。
听到简雍的话,荀谌不禁轻咦一声,遂仔细打量起刘禅来。刘禅深知此人份量,不敢怠慢,立刻端正身形,神情肃穆地再度行礼:“晚辈刘公嗣,拜见荀公!”
尽管荀谌在官渡之战中败北,但他并非庸碌之辈。他淡然一笑:“无需多礼,老夫已是一介即将归隐山林的老朽,你我相逢于此,无需太过客气。”
此刻的荀谌早已不见了当年挥斥方遒的模样,反而展现出一种和蔼可亲的气质,或许正是这数十载的隐居生活,使他心境渐渐趋于平和,对外界之事不再起波澜。即便如此,刘禅面对他依然恭敬有加,身边的护卫邓范以及那两位已经开始懂事的孩子都对他敬畏三分。
世人皆言,当今世上善辩者众多,但能担任国使,为国家争取利益者寥寥无几。简雍等人当年凭借辅佐刘玄德而声名鹊起,但荀谌却不同,他是真正意义上的国之使节,如非身处乱世,他的成就必然更为显赫。一人独闯冀州,仅凭三寸不烂之舌便能使敌投降。
望着眼前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已是垂暮之年的荀谌不由得发出感慨,一代新人换旧人,世间英才辈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