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是开荒屯田,免租子,低价给粮种和农具,新开田地属于百姓,推广新式高产粮食,哎呦,老朽一时说不完,都是好事,大好事,就是……”
大爷皱起眉头。
肖知行问,“就是什么?既然都是好事,大爷怎得这副模样?”
大爷吧嗒一口旱烟,叹道:“北州穷啊,这哪一项不用大钱?元盛王爷一个小娃娃,怎么养得起来?”
“她还要养十几万的军队,大伙都担心这些好事久不了。”
“元盛王爷威武,把北蛮赶出了关外,如今又怜悯我等,我等心里过意不去啊,这不是在占她的便宜?”
肖知行哭笑不得,她还以为是政策水土不服,引起了某些矛盾,没想到竟是这样?
“哈哈哈,大爷不用担心,王爷不穷,朝廷也会支持她,一个北州她还是养的起的。”
大爷斜眼睨她,“小姑娘你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这种种新政推行下去耗费巨大,唉,只希望元盛王爷能顶住。”
肖知行失笑,“大爷,其实王爷的初衷是藏富于民,老百姓富了,这北州的各行各业就活了,各类税收也就多了,良性循环之下,她不会太亏。”
大爷挥手,“那还不是我等受惠?王爷没亏那是她的本事。”
最后倒是微微松了口气,似乎被她安慰到了。
说着说着到了午时,大爷听说她是路过歇一脚,热情地邀请她去家里坐坐。
肖知行欣然前往。
“聊了这么久,还不知大爷贵姓?”
进了一排六间的石瓦院子,肖知行笑道:“瞧您这房子真气派,家业人丁兴旺啊。”
“姑娘唤我李老头便是,咱李家村都是李姓。”李大爷乐呵呵地,“下面娃儿争气,各有营生,我和老婆子守着这家,给他们守着后路。”
经过了解,他有五子一女,个个都有出息,最小的儿子已经中了童生,连孙子孙女都是识字的。
肖知行给他竖大拇指,“您掌家有道。”
李大爷被夸的高兴,“都是娃儿孝顺。”
这时,一个少女和一位老婆婆进了院子。
那少女正捂着眼睛大呼,“爹,爹,快给我清水,啊,痛死了。”
老婆婆焦急地扶着女儿,放下篮子,“老头子,快,娟儿被辣着眼睛了,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