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科幻小说>大宋好官人> 第五百四十九章:避风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四十九章:避风头(1 / 2)

就拿最普通的钢材来说,单单是制造工艺,就足足有上百数千种,涉及到材料里面的,就更多了。炼钢,可不仅仅是把钢铁炼出来就完事了,里面添加了什么合金会给钢材带来什么样的性能变化,都是一门大学问。后世中国虽然能炼钢,但是涉及到特种钢铁,技术还是要落后西方国家的。很多特别需求的钢铁,统统需要进口。

就拿一个事例来说好了,电弧炉炼钢,是米国最先使用的,而欧日的电弧炉技术飞速发展,形成了多种新型电弧炉炉型。即便是跟随了多年,中国的电弧炉技术还是没有创新,跟着别人屁股后面跑,先进的炼钢理念,都从外国进口的。

可见材料积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世界上很多东西都能用钱买得到,但唯一买不到的,就是时间。

而材料的积累,往往需要时间。

工业可以有路子模仿,但材料是真的一点办法都没,因为只能通过一个又一个实验来证明,来验算。有时候,为了鼓搞出一个材料,做上万次实验都是小事。这不仅仅需要时间,还需要大量的金钱投入,才有可能出成果。

至于宋朝这时候,想要弄这么一个“科研实验室”,估计也就是张正书有这个眼光,有这个魄力了。其他宋人,肯定会觉得不值得,花大价钱,大精力去鼓搞一个看上去还没用的东西,值得吗?

就好像汴梁城中的铁匠一样,看到奔驰牌四轮马车赚钱了,他们也想弄出弹簧来。可他们也不想想,张正书的冶炼作坊,单单是为了弄出锰钢来,都花费了数百贯钱,才能得到适用的钢铁。还有制造工艺,必须高温淬火,中温再回火才能制成弹簧的,他们随随便便鼓搞一下,就想弄成弹簧,这不是天方夜谭嘛!

望远镜也是一样,不过这望远镜实验的次数不多,关键是镜片太难打磨了,苏熙他们还没上手。

“就是不知道赵煦会不会高兴得发狂……”

张正书倒是不觉得这望远镜有多厉害,最多在没有阻碍的平原里,能看到六、七里外的大致东西,已经很不错了。这样的望远镜在后世,连玩具望远镜都比不上。后世的玩具望远镜,轻轻松松能看到四、五公里远的地方,要是在平原上,即便是十几公里以外的地方,也能看得到。至于什么军用望远镜啊、光学望远镜啊、天文望远镜啊就更不用说了,那简直是开挂了一样。

正思索间,周铭突然到了“京华报社”。在过年的期间,张正书也只是回了一趟张家庄而已,待了三天就受不了那些“姨娘”们的眼光了,赶紧回了汴梁城,躲在“京华报社”里。其实,张正书更多的考虑是周铭这里,因为“黑客”的联络,大多是在闹事里进行的,虽然人多眼杂,但有暗号,有密码本,还有各种隐匿手法,倒也不怕给人发现。而且在汴梁城中,有种“大隐隐于市”的味道,这越是危险的地方,就越安全嘛!

“小官人,曹锟已经安排好了……”

张正书点了点头,这个莽汉子他印象很深刻,而且想不到曹锟居然是一个火药天才,刚刚接触了火药,就对火药有着非同一般的领悟能力。他有这样的特质,张正书就更舍不得他暴露了,于是让周铭安排他去闽南,避一避风头再说。

而且,曹锟也不是没有任务的,他需要了解一下流求,也就是后世台湾的情况,看能不能把台湾当做是以后海贸的跳板。

台湾这个宝岛,张正书垂涎很久了。现在派曹锟过去当先锋,也是出于这个想法。要知道,台湾在宋朝这会还不属于中国的版图,岛上有不少土著部落,要想开垦难度不小。要知道,没开发的台湾,就是一个荒岛,既种不了田又有瘴气疟疾,不值得过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