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悦等人听到徐纥计策立刻来了精神,元悦道:“听着不错,你细给说说。”
徐纥道:“元渊一众虽然得宠,不过他们最可怕的是什么?我刚才说了,就怕他们内外呼应,既有兵权又有政权,尤其元渊拥兵自重却迟迟不出发,明显借机拉拢势力。所以第一,我们明日早朝即刻向太后建议即日出兵刻不容缓,等他走了之后我们众人轮流盯住前方战事以及各州的报告,抓个机会就向太后打小报告,众口成金,不怕元渊不受猜忌。”
元徽道:“武伯高见,这几天元渊借口筹备物资迟迟不动,我还多方制约,看来是我弄巧成拙了,明日我便通知各个衙口,一路绿灯早把这个瘟神送走。”
李神轨一直插不上言,这会儿说道:“武伯兄,可是满朝文武不见得都听从我们啊。”
徐纥点点头道:“不错,这些人以元顺和郦道元等人为主,所以把他们留在身边实为心腹大患,必须尽早拔掉这些钉子。”
元悦阴沉道:“元顺和郦道元等人现在都是太后和万岁身边的红人,我们如何能动弹?”
徐纥道:“好办,各位大人请想,元渊一走,京师州界空虚,元鸷是个粗人,对我们没有威胁,就让他守卫京城,而外围空缺,中护军的位置也空闲,我们上本,请太后加封元顺中护军将军,再赏个太常卿,让他守卫京师州郡的北大门,并遥相呼应元渊,太后必然同意。”
元徽道:“武伯,元顺要是掌握兵权,他们岂不是如虎添翼?”
徐纥道:“中护军基本上是个闲职,没有多少实权,且国力有限,根本没有那么多兵源物资,他要么与元渊争夺,要么与元鸷争抢,势必增加他们的矛盾,久而久之必生嫌隙。”
元徽道:“高,武伯不愧是小诸葛,此计甚妙。那郦道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