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感应到老上单于的金鹰的所在位置以后,和连便果断地做出与大汉帝国正面交战的决定。
可是和连万万没有想到,南匈奴就会在这个时候突然倒向大汉帝国那边,不仅让出了并州以北近三个郡的疆域,还从西北方发兵,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怒不可遏的和连,当即做出了他的布置,一边领着亲近于他的二部单于与诸部落氏族军北上,然后迎着南匈奴的大军顶了上去。
拓跋氏的推寅与各部单于,虽然都对和连没啥好感,却不会在这种需要鲜卑各族一致对外的时候和他唱反调。
于是,拓跋氏的推寅将二部单于留在原处,防止南匈奴再辟新战场,然后领着拓跋四部的氏族军南下,指挥诸部落与并州军进行对抗。
至于乞伏氏、秃发氏、宇文氏和慕容氏等诸部单于的部分,则尽数前往东南战区,与幽州军和西园八校扳手腕。
……
前文曾提过,蛮夷势力基本上多以弯刀作为主要武器。
会有这样的情况,除了弯刀适合随身携带,不管是用来防身、杀敌,还是用来屠宰牲畜都十分适合以外,不需要太大的动作就能从刀鞘中取出,且能在快速移动下进行攻击,也是其中的一大原因。
毕竟在骑乘状态下,骑者的行动能力是受到限制的,在使用刃身过长的武器时,需要使用较大的动作才能将武器取出,这会使骑者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反应变慢。
要知道,蛮夷势力之所以称之为蛮夷势力,在于其内部形势相对复杂且多变,各个部落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劫掠的情况,你根本不知道上一刻的友军,会不会在下一刻突然变成敌军。
因此,蛮夷势力明明有那个条件使用刀剑等其它武器,却普遍钟情于弯刀。
此外,弧形的刀刃与相对宽短的刀身,使弯刀拥有较强的韧性和强度,不易在移动攻击中因冲击力而断折,也是蛮夷势力选择使用弯刀的原因之一。
当然,并非所有蛮夷势力的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