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第二道符文阵列要嘛使用同一种符文阵列为核心,要嘛以多兵器符文阵列为主,然后搭配一、两个其它种类的符文阵列。
其中,清一色使用多兵器符文阵列作为核心,算是最为保险的搭配方案。
再来,第二道符文阵列上所附加的符文之语,其装备种类越多,彼此之间的差异越大,对装备的负荷也越可观。
也就是说,这类套娃手段虽能使第三类形变装备获得更多的形态,其形态种类却会受到较大的限制,要嘛装备的种类一致,要嘛装备的特性一致。
这样的结果,显然不是人们所要的,于是便有更深入的研究,然后衍生出更多的附加手段,比如在附加第一道符文阵列的过程中,透过各类素材的添加来提升装备的品质,强化其承载负荷之上限等等。
虽然说,这类衍生手段确实解决了不少问题,使套娃手段的作用能达到理论的上限,但却又衍生出了另一个弊端,那就是成本方面的问题。
整一件八十一种形态的第三类形变装备,其成本甚至要比打造八十一件装备,然后融合在一起的第二类形变装备还要高,怎么算都划不来。
在意识到这一点以后,有关于套娃手段的衍生应用之研究,才陆陆续续地停滞下来,然后转而投入第一类和第二类形变装备,以及各种幻化拟形装备的研究。
至此,第三类形变装备的套娃手段才彻底定型,七十三种形态也成了第三类形变装备在正常状态下的形变数量之上限。
沐云的操作对打刀的负荷虽大,可距离打刀所能承载的临界点,其实还有一段距离,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没有翻车的可能。
沐云心里很清楚这一点,所以自始至终都没有一丝的担心。
言归正传,套娃手段虽然能使第三类形变装备获得更多的形态,却也令其在使用上有了一定的限制。
沐云将打刀握在手中,然后心念一动,打刀就变成了传统大太刀─无双刀的模样。
然后,沐云心念一转,无双刀变回打刀的模样,接着才切换成镰刀状太刀─祸镰瓦尔纳乌斯的形态。
包含直太刀─白兔刃【冰棘】、宽刃太刀─泰坦重刀、长柄太刀─水蛇长战斧,以及奇形太刀─飞雷刀【骚速】等形态皆是如此,没有办法像一般的形变装备那样直接切换,得先回归打刀形态,才能变换成另一形态。
是的,没错!这就是利用套娃手段整出来的第三类形变装备所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同时也是二次元宇宙各文明放弃继续研究套娃手段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