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鸟号飞船在火星轨道稳定运行后,船长神情严肃地通过广播宣布:“各位队员,我们正在进行准备登陆,请大家回到自己的岗位之中,为登陆火星做好最后的准备。”船长的声音在船舱内回荡,原本轻松的氛围瞬间被紧张与专注所取代。
船员们迅速行动起来,脚步声和设备启动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宇航员们系紧安全带,坐在操作台前,眼睛紧盯着屏幕上的数据;科学家们则再次检查各种仪器设备,确保一切准备就绪。
在飞船朝着火星靠近的过程中,飞船内的科学团队开始向大家介绍火星的风土情况。“火星,这颗红色的星球,一直以来都是我们探索宇宙的重要目标。”一位头发花白的资深科学家站在大屏幕前,屏幕上显示着火星的三维图像和相关数据,“火星是太阳系中由内往外数的第四颗行星,直径约为 6779 千米,大约是地球的一半。它的质量约为地球的 11%,表面重力仅为地球的 38%左右。”
科学家手中的激光笔指向屏幕上的火星地貌,继续讲解道:“火星的地貌多样且复杂。它有高耸的奥林匹斯山,这座火山高达 米,是太阳系内最高的火山;还有深不见底的水手峡谷,其长度超过 4000 千米,深度可达 7 千米,如同火星表面的一道巨大伤疤。此外,还有广袤的沙漠、起伏的丘陵和平坦的平原。”
“火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密度不到地球大气层的 1%。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占比达到 95.3%,其次是氮气、氩气等。由于大气稀薄,无法有效地保持热量,所以表面平均温度约为 -63℃,昼夜温差极大,白天赤道附近温度可以达到 20℃左右,而夜晚则会骤降至 -100℃以下。”另一位年轻的科学家补充道。
“而且,火星的磁场很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使得火星表面直接暴露在太阳风和宇宙射线之下,辐射强度很高。”又一位科学家接着说道,“不过,火星也有一些可能对我们有利的条件。例如,火星的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大约是 24 小时 37 分钟,这对于我们调整作息和进行长期任务有一定的便利性。此外,根据我们的探测,火星的两极地区存在大量的水冰和二氧化碳干冰,如果能够加以利用,将为我们的生存和资源利用提供很大的帮助。”
“我们选择的登陆地点是阿西达里亚平原。”一位戴着眼镜的地理学家指着地图上的一个区域,“这片平原位于火星的北半球,地势相对平坦,面积约为 30 万平方千米。它的地质结构相对稳定,岩石类型主要是玄武岩,有利于我们的登陆和基地建设工作。而且据我们前期的探测,这里的地下可能存在着一定量的水冰资源,这对于我们未来的生存和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飞船逐渐接近火星表面,船舱内的气氛愈发紧张。所有人都紧紧盯着屏幕,关注着登陆的进程。飞船的自动导航系统不断调整着姿态和速度,喷射器适时地喷出火焰,进行减速和姿态控制。
“准备着陆!”船长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两个字仿佛有千钧之重。
飞船缓缓下降,透过舷窗,可以看到火星的表面越来越近。红色的沙尘在飞船的气流冲击下飞扬起来,形成一片朦胧的尘雾。喷射器喷出的火焰在火星的表面扬起一片尘土,使得视线更加模糊。
“高度 1000 米,速度 10 米每秒,姿态稳定。”飞行员紧盯着仪表盘,口中报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