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皇后,皇贵妃之外,其余的封号都是加自己的姓,比如萧淑妃之类的。
其实对皇帝来说,婚姻更像是政治的延续,皇帝需要用嫔妃来加强和前朝的联系,虽然李旭现在并不需要,不过他也得遵守规则不是。
朱琳虽然是梁国公主,但是两国关系现在并不好,
现在不宜太高,会导致别人有看法,
以后不宜太低,这是联系后梁降将的纽带。
李旭封朱琳为正三品的妃子,并赐了封号“昭”以后就是朱昭妃,
闻人听雪是加深李旭和后唐旧臣的纽带,封了夫人,正二品。
马云禄是马超,赵云一系的人,也封了夫人,马夫人??怎么不对劲呢?(●—●)
两个高丽来的双胞胎也被李旭封了美人,正七品。
李旭还在为给朱琳封的低了而有点内疚时,后梁陪都长安已经发生了一件让他很窝火的事。
后梁华州首府长安城外二十里处,搭建起了五座高台,高台上笙旗招展,台下士兵林立,各国士兵都有。高台上的旗上分别是“梁” “魏” “汉” “楚” “晋”
此次会盟的人物有,后梁太祖朱温,魏孝文帝拓跋宏。
后梁太祖朱温
简介:梁太祖朱温(852年12月5日-912年7月18日),唐僖宗赐名全忠,称帝后改名朱晃,宋州砀山(今属安徽)人,后梁开国皇帝。开平元年(907年)到乾化二年(912年)在位。
朱温早年追随黄巢,征战岭南等地。黄巢在长安建立大齐政权后,朱温先后任东南面行营先锋使、同州防御使,与唐朝军队交战。中和二年(882年),朱温以同州防御使降唐,归附唐军王重荣、杨复光部,被唐僖宗任命为河中行营副招讨使,后升任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后在中原之地,与李克用、时溥等一起镇压黄巢,并招降黄巢余部。黄巢死后,朱温进一步以汴州为基地,扩张领土。此后,朱温先后击败秦宗权、朱宣、朱瑾。在关中地区,朱温与李克用、李茂贞等争夺对唐昭宗的控制权。朱温还取得了对河北三镇的控制。天佑元年(904年),朱温为控制朝政,取得对唐廷的完全掌握,杀害唐昭宗,立唐哀帝,诛杀宦官及忠臣。天佑四年(907年)四月,朱温废唐哀帝,建立梁朝,改元开平,定都汴州,史称后梁。乾化二年(912年),其子朱友珪弑杀朱温,终年61岁,葬于宣陵。上谥号神武元圣孝皇帝,庙号太祖。
朱温出身农家,故一定程度上能够奖励农耕,发展生产,从而也支持了梁朝的大规模战争。
北魏皇帝拓跋宏
历史简介:魏孝文帝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鲜卑族,汉名元宏。献文帝拓跋弘长子,生母李夫人。北魏第七位皇帝,中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
皇兴三年(469年),册立皇太子。按照北魏子贵母死制度,拓跋宏成为太子时,生母惨遭赐死,由祖母文明太后抚养成人。拓跋宏五岁即位,年号延兴,祖母文明太后临朝执政,对鲜卑化的朝廷进行了一系列中央集权的改革,冯太后先整顿吏治,立三长制,实行均田制,再颁俸禄制,孝文帝深受影响。太和十四年(490年),孝文帝正式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太和十八年(494年),以南伐为名,迁都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旧俗。收藏古今汉家典籍,规定以汉服代替鲜卑服,以汉语代替鲜卑语,迁洛鲜卑人以洛阳为籍贯,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士族联姻,参照魏晋门阀制度,改革北魏政治制度,并严厉镇压反对改革的守旧贵族,处死废太子元恂。攻伐南齐,击败萧衍、陈显达、崔慧景、曹虎等名将,夺取沔北五郡。一系列举动推动北魏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大力发展,史称“太和改制”,有效地缓解了民族隔阂,促进文明进步和民族融合,对整个中国历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