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内阁颁布诏书。让各地都熟悉迁移政策,积极动员,另外马上要秋收了,不可耽误了秋收。”
众人拱手应喏
会议散去以后,内阁颁布了诏书,各地官府积极配合,大力宣传,百姓对于要不要迁移很是纠结,毕竟那可是海外,一旦走了,这一辈子估计都回不来了,但是,官府的政策实在是太优惠了,每人分地二十亩,免税三年,开垦荒地有自己六成,免费给百姓提供种子,房屋,耕牛,农具。
当然,这些东西不是永久免费的,只是第一年免费而已,第二年就要自己花钱买了,耕牛也不是送给你的,只是让你用下,种完地还要还给官府的,就这已经是很良心了。
要知道现在大明除了新定三地,其余地方已经没有多少多余的地了,普通百姓一个人也只能分到十亩,军人和烈士才会特殊对待。
在中原大地,官府也只是免除了一年税收而已,海外却给你免税三年,这么优惠的政策让他们不能不动心。
而且官府还放出消息,只要迁移过去,就给单身男子安排相亲,名额有限,先到先得哦。
百姓们疯狂了,在古代可是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大明百姓不是给家里儿子娶不起妻,而是大明就那么多女子,轮不到啊。
百姓们纷纷行动起来,家里有未成婚男子的,纷纷把土地出售给官府,带着家里的粮食,财产,家禽家畜往东海沿岸赶去,不过粮食实在太多了,带过去也不容易,官府承诺把粮食存放到官府手中,官府会给你出具收据,你拿着收据就可以到三岛领取粮食了。
大明官府的信誉度在这几年中,彻底树立了起来,百姓们很是信任,都把粮食交给官府,只留了点做成干粮路上吃。
各地都有大量百姓涌入东海沿岸,一时间东海沿岸人满为患,有从三岛送过来的俘虏和粮食,还有从各地赶过来前往三岛的。
码头上乱哄哄的,几百万人拥挤在这里,王灿害怕出事,请驻军前来维持秩序。
有了驻军的加入,很快东海沿岸变得井井有条起来,还没赶过来的已经在拼命赶路了,已经到了的在驻军的指引下排队上船。
俘虏们下船以后就直接被送往各地矿区了,那里将是他们赎罪的地方,如果表现的好,说不定还能出来,表现不好,矿区就是他们的最后一站。
三大船坞加紧开工,加大人手日夜不停的赶制运输船,终于赶制出了一百艘,有了这批船队的加入,运输速度快了很多,从三岛运送了六次粮食到大明后,内阁发布命令,让他们不要再运送了,剩下的粮食将作为迁移民众的存粮使用,也省的来回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