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惊讶的是,这些老干部的理念竟然比年轻人更为前卫且具有创新性。
同时,提案内容又充分体现了老干部们的一丝不苟,对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得滴水不漏。
这一政策已选定一个试点区域进行实践验证,以观察其实际效果。
有人提出将这个政策应用到这座大厦的问题上,此建议得到了采纳,并没有经过逐级审批,而是直接递交到了汪建国的手中。
收到消息后,汪建国第一时间联系了苏萌。
苏萌迅速赶到建设局,急切地问道:“汪局长,有新进展了吗?”
尽管李德诚已经与他们达成了合作,但若大厦项目无法成功推进,苏萌心中忐忑不安,不知对方是否会抽身退出。
“好消息和坏消息都有,你想先听哪个?”汪建国看着苏萌焦虑的样子,带着几分幽默调侃道。
“汪局长,您就别逗我了,还是先告诉我好消息吧!”苏萌挤出一丝笑容,毕竟有好消息就意味着事情还没有完全陷入僵局。
“好消息是,上级已经批准了德诚大厦的建设项目!”汪建国向苏萌传达了这一喜讯。
“真的吗?”苏萌顿时眉开眼笑。
“还能骗你不成?不过随之而来的是所谓的坏消息。”汪建国接着说,“这些建设条件。”
“什么条件?”苏萌又紧张起来,深知李德诚希望这栋大楼像香江那样,土地及楼宇产权均归他所有。
“首先,土地依旧为国有性质,但可租赁使用五十年,到期自动续期。
另外,因土地属国家所有,大厦也需按照合资形式建设,这一点符合改革开放的大方向,你觉得能接受吗?”汪建国详细解释了要求。
土地国有是不容触碰的原则底线,而合资则是时代背景下政策倡导的形式。
“这方面可以理解,还有其他要求吗?”苏萌点头应允,但她明白还需要说服李德诚。
“再就是,大厦建设过程中,政府会派遣监督人员参与,以确保工程质量,防止可能发生的灾难性事故。”汪建国边说边留意着苏萌的反应。
他担心这些条件过于严苛,可能会引起对方反感,毕竟最终决定权还在李德诚手上。
“只是监督施工质量吗?”苏萌微微蹙眉,建筑设计和施工中难免会涉及一些商业机密。
“仅仅是质量监督,秋鼎商业大厦同样适用。”汪建国明确保证。
“汪局长,除了这两点之外,还有别的要求吗?我想先回去跟李德诚商量一下,然后再给您回复?”苏萌并未急于答应,打算先征求李德诚的意见。
“没问题,主要就是这两点,你们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要求。”汪建国同意了苏萌的提议。
这是个尝试性的举措,诸多条件相对宽松,旨在为未来可能出现的更多合作奠定基础。
建筑物固然是静止的,但人却是灵动的。
倘若一座建筑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本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令这片土地繁荣富饶,那么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他有时也会忧虑,这样的做法是否会产生不良影响。
然而,时代在变迁,每个时代自有其相应的政策和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