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无忌自然听得懂丁思觐话中的意思,也看得见丁思觐眼中那抹跳动的火焰。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而丁思觐还带来一个消息,北汉刘旻的儿子刘承钧率二万骑兵从开京南下,准备回归北汉。
这刘承钧所部是当时辽国与扶桑军大战。辽国向北汉要求增援,刘旻不得已才派了儿子率二万骑兵前去替叔皇帝助战。如今扶桑军已经撤退,高丽也被明国占据,同时辽国和明国又签订了和约,刘承钧就被辽帝赏赐了些许钱财,打发回北汉去了。
百里无忌心中暗呼可惜,如今燕云十六州被明国占领,实际上北汉与辽国的疆土已经被从中隔断,刘承钧所率二万骑兵想回北汉,唯有借道燕云。虽然可以拒绝刘承钧通过,但百里无忌不能主动进攻,落人不守信诺的口实。
看着丁思觐渴望的眼神,百里无忌下令,不得放刘承钧麾下一个骑兵通过燕云,但严令不能主动进攻。
丁思觐失望地领命而去。
先拦着再说吧,百里无忌心道。也许北汉为求辽国作中,向明国请求通融,到时说什么也得从北汉挖块肉下来,有刘承钧在,刘旻不得不破点财,百里无忌的底线是这二万骑兵身下的战马。
这刘承钧显然是在作死,仗着自己有几分莽力,也仗着自己是辽帝的“侄孙”,被阻拦之后就嚷着要见百里无忌。
这明帝哪是他这瘪孙想见就能见的?而百里无忌正在收拾行装,整顿明军,离开金陵太久了,需要回去了。
丁思觐正因为收殓明军遗体,一路上的窝囊气憋着没啥洒呢,自然不会对刘承钧好脸色看,若不是百里无忌严令不得主动攻击,丁思觐杀了刘承钧的心都有。
刘承钧却不知道自己身处险境,他从上京而来,自然知道明、辽已经签订和约,但他却不知道和约缔结出于什么原因,辽国自然不会将自己丢脸的事告诉于这种“侄孙”,于是嚣张得很。
但嚣张归嚣张,刘承钧二万大军随身军粮却不足,本来自燕云的云州、应州南下雁门关,至北汉代州境内不过一日路程,如今被阻拦在云州之北整整两天,粮秣告尽,这二万骑兵人吃马嚼可都需要粮食,但丁思觐就是不肯放行,无奈之下,刘承钧软了下来,恳求派人过燕云向北汉送信。
丁思觐随即禀报百里无忌,百里无忌思量之后,觉得既然要敲一竹杠,自然要让北汉刘旻知道,所以也就应允了此事。
哪想到,刘承钧以送信为名,其实是包藏祸心,他虽然书信求援,但口授信使让其父亲刘旻约定时间同时南北进攻,打通燕云之路,如此不但能顺利返回北汉,同时更能为北汉开疆扩土。
如果燕云防御是周军,或者百里无忌所率特战军和第四军已经离去,刘承钧此举还真有实现的可能,云、应二州至雁门关以北,无险可守,也无防御纵深,以北汉的骑兵加上刘承钧的二万骑兵,真有可能突袭成功,打通南北。
但历史没有如果二字。
三天后,当刘旻不听保卫指挥使刘继业的劝谏,一意北上救子。
刘旻派马步军都指挥使张元徽主帅,率一万步兵自代州攻击雁门关,同时命刘继业为副,率五千骑兵攻打朔州以南的陈家谷关。(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