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断地唠叨:“骑摩托多危险啊,你这不是找事儿吗?”
儿子年轻气盛,自然对母亲的担忧不以为然,言语间不免有些冲撞。
在这次激烈争吵中,情绪失控的母亲,竟然指着儿子脸说:“滚!不挣钱光知道跟我要钱,以后别再回来了,死外面算了!”
这句狠话一出,儿子愤然离家,骑着自行车去上班了。
不幸的是,在途中他遭遇了一场严重的交通事故。
与一辆急驶的面包车相撞,从此再也没有醒来。
面对突如其来的噩耗,这位母亲悲痛欲绝。
她想起了儿子离家时,自己对他说出的那句狠话而悔恨不已。
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当时会说出,如此恶毒的语言。
事情已经过去一年多了,但她依然无法原谅自己,无处释解心中痛苦,病情也慢慢加重,现在几乎处于疯癫状态。
福临居士看着面前这两个人,心中不免产生了深深同情。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我只是随便说说,能有什么关系?
但事实上,有时候言语的力量,甚至比真实情况更具影响力。
语言,是有声的思想,它具有很强的振波,能在一定场合下,吸引同频事件,引发意想不到的后果。
因此,在生活中,一定要管住自己的“乌鸦嘴”。
“乌鸦嘴”现象,其实是一种心理暗示。
当说出负面话语时,无形中就在给自己和他人灌输了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
这种暗示,会在潜意识里生根发芽,导致我们在面对问题时,更容易采取消极态度,进而影响到人的行为和决策。
长此以往,负面事件发生的概率自然会增大。
“这种话,你这个当妈妈的,真的不该说。”
“我,我杀了我儿子,我是个罪人啊,儿啊,我真不是个东西啊!”
那女人忽然起身,蹲坐在屋里的角落,一边用拳头捶打着自己胸口,一边哭,一边咒骂着自己。
她鼻翼翕动,呼吸急促,每一次抽泣,都像是在撕扯她内心伤口。
周围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沉重的哀伤。
男人见状,心中不忍,本能地想要上前制止。
他手刚伸出一半,却被福临居士轻轻摆手阻止了。
“让她哭吧,骂吧,这样反而对她更好。她需要宣泄,需要将心中悲痛和自责释放出来。”
男人犹豫了一下,最终缓缓收回了手。
“她经历了这么重的打击,如果不让她发泄一下,对她来说,那才是真正的折磨。先不用管她,让她自己稳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