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仁轨匆匆赶来,在内侍的带领通禀下,见到仍旧在和房玄龄详谈着的李世民。
“刘中丞?”
李世民缓缓放下了手中的折子,有些诧异,而后脸色一下子变得慎重起来:“这个时候,秋闱就要结束了吧,你不在国子监,怎么来见朕?”
“不会是出什么事了吧!”
说着,李世民已经起身。
房玄龄也紧跟着站了起来。
“陛下,没有。”刘仁轨赶忙躬身:“是张主考让下官过来的。”
“张主考的意思是,若是陛下得空,还请移步于国子监,为这一次秋闱画上圆满的终点!”
刘仁轨沉声道。
李世民长长舒了口气。
这个时候了,如果出现什么意外,说实话,他觉得自己的心脏,不一定能够承受得住。
幸好,幸好,一切无碍!
“这样啊。”李世民看了看手头的折子,搓搓手,明显的已是意动。
毕竟,谁都知道,这一次科举的意义,这一次科举将会给天下读书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一次科举对于国子监民学院子里的那些学子而言,又代表着什么!
必将铭记于史册!
必将让学子们感激涕零!
这个时候,若是自己能站在大殿前,向学子们说些话,不,就算什么都不说,就静静望着他们从自己身侧走过,那场景,那画面,那成就感······
更别说,李世民自己都很喜欢这种感觉!
“玄龄,你看,楚小子亲自让刘中丞来邀请朕。”
“朕不去的话,是不是有点·······”
“余下的政事,要不明日再说吧,你看这天色也已经快晚了。”
李世民有些不好意思的朝房玄龄说道。
房玄龄怎么能不知道李世民心中所想,赶紧后退一步,躬身道:“秋闱乃是朝廷的抡才大典,什么政事能比得上秋闱呐?”
“学子劳累了一日,若是能在散场的时候,见到陛下亲自相送,定也是能温暖天下学子的心。”
“陛下,该去。”
“既如此,臣,告退。”
房玄龄顺水推舟,这件事不论怎么说,陛下去一趟,总是好的。
眼看房玄龄要走,刘仁轨赶紧再道:“房公等一等。”
“陛下,张主考也说了,若是陛下能再带上颇有名望的公卿,就更好了。”
“张主考的意思是,也好让这些即将踏入仕途的学子们,见一见我大唐国柱,今后,诸公便是他们的榜样,也好今后更尽心尽力的为陛下分忧,为大唐鞠躬尽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