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小说>四合院:我,拒绝当傻柱!> 第255章 欣然接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5章 欣然接纳(2 / 2)

现在这时期,行走一个多小时实在算不了什么难事,可是孙燕怎么能让自己的亲生儿子遭受这样长途跋涉之苦呢。考虑到当下的主要交通工具仍以自行车为王,如果可能买到汽车,恐怕孙燕不会犹豫。

在许多故事书中常听到这样的表述,在那时拥有自行车就像拥有现代的豪华车,这显然夸张了。要知道在建国的早期阶段,北京市街头就有超过十万辆的自行车出现,如今已过去了接近六十个春夏秋冬。近九年来,这个城市见证了巨大的变迁,估计自行车的总数翻番甚至不止,目前至少已达五十万辆以上。当然,总会有那些争辩的人提出质疑,二十年后的北京市,真的会有四十万辆的豪华车如奔驰、宝马吗?这问题确实难以回答,但即使有这样的规模,也必须将其放入到那时人口背景下的衡量标准来进行评价。

让我们换个视角思考,现代自行车的平均价值大约在一百多到二百元左右不等,工厂的技工工资在一年19块5分,换而言之,一年的工作所得对一位不计吃不记睡的工人都足以来购一台全新的自行车。

然而到了2022年,在物价高涨的大环境下,即使价格最低的汽车,一年的薪资对多数人来说又能购买多少辆汽车?

这时还会有争论之声出现,那个时候,技术工人数量不多吗?那一代的技术工人的价值或许超过了半个世纪后国家公务员的身份地位。

这些数字背后反映着那个时代的物质水平以及人民生活的不同面貌。无论是过去的简单自行车,亦或是未来的高科技车型,每一代都在以他们独特的价值,书写着属于时代的精彩故事。

那么,从另外一个维度来看,假设如今京城的贫困人口收入仅为每月5元,确实是处于贫穷标准之内的人,如果我们设定最低的基准线为每日1.67元(即一个月的收入除以三十)。按照这个标准计算,一个人只需用三年的劳动收入,就能够攒下一台旧式的折叠自行车。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跳回到2022年的社会背景下,再问同样的问题,那么三年内一个最低生活水平贫困人口所能挣得的资金,在当时是否能够买一台最新时尚的进口豪华轿车如奔驰或宝马?这似乎太过荒谬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