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省逐渐成熟之后,下设的州县也渐渐铺开,并且和南衙各卫一样,逐渐与军府合并。
军府最早是各卫下属的征兵训练机构,由于紫帐汗国早年就没有专业的行政机关,所以军府与各卫一样,既管军,也管民。
最早,紫帐汗国的南衙兵,其实就是农庄卫队。汗廷命令各个农庄的居民,按比例登记“军户”。有些地方是八家,有些地方是十家,编成一组,每组供养一个军户。
汗廷的第一批武器,是找威尼斯奸商买的;第一批盔甲,是伯颜帖木儿跑去金帐汗廷,找月即别汗死皮赖脸求来的。随着屯垦规模扩大,投奔的人增加,这点武器装备根本不够用,大家只能自己想办法。
军户需要自备武器,所以理论上应该由组里最有钱的人充当。就像欧洲同行那样,骑士负责自备武器和战马,村民们则提供税收养活他。
问题是,紫帐当时那个情况,大家基本都差不多穷,组里的“富人”,其实条件也就那样,还是得靠乡亲们帮衬。大家你凑个胸甲,我凑把斧头,尽量堆起来一身。所以,有时候,干脆就不去选富户了,还不如组里自己选个最能打的,然后众人按条件给他凑装备。
当时,紫帐控制区连个铁矿都没有,什么金属物件都得买,却又没什么钱。还是当时的北帐牧民,在胆大的也先不花太师带领下,冒充金帐军队,骗了一支热那亚商船队,偷来好几船铁,这才有了起步的物资。
也是因为如此,“南北战争”的时候,虽然贵人们对立严重,但很多基层军官和士兵,却天天念叨“第一船铁”的情分,要求不追究对面被裹挟的普通人。毕竟,他们也确实多次并肩战斗过。
等到汗廷打赢了几场仗,吞并了一些周围小贵族,物资也充足了些,这种介于元明军户和东罗马农兵之间的制度,就显得不太够用了。
汗廷希望组织起更多的士兵加入战争,至少也要接受训练,能够在精锐士兵出征后自保。于是,李天英、李天策兄弟,受命进行改革,模仿古代制度,逐渐废除了军户和农户之间的区别,代以通用的“国人”身份,希腊人则称之为“公民”。后来,由于大多数士兵都是当地人,后者成了正式的称呼。
这些公民士兵,平时都在庄园里劳作,战时就组织起来,按需求抽调人员出战,其余人则负责防卫和照顾农庄。理论上,一百户人家组成一个庄园,自己选举出一名百户长,一般也可以简称百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