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时分,中心医院外的风带着一丝凉意。医院的白色外墙在落日余晖中显得格外冷清。
孙华、孙以强和孙子丽三兄妹走进了一家位于市中心医院对面的寿衣店。这家店正是铁工街33号,利民寿衣店。
店铺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寿衣,从简约大方的款式到奢华精美的设计,应有尽有。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香火气息,让人感到一丝不易察觉的压抑。
“老板,请问这套寿衣怎么卖?”孙华指着一套刺绣精美的寿衣问道。
店主是一位中年男子,穿着绿色的飞行夹克,略微有些驼背,一米八的他并没有显得有多高,他面带微笑地迎了上来:“这套是我们店里最好的一款,采用上等丝绸制作,上面还绣有吉祥图案,非常适合用来送终。”他的语气温和而尊重。
听到这里,孙以强忍不住开口问:“那价格是多少呢?”
店主报出了一个令三人都感到有些意外的价格。孙华皱了皱眉头:“这价格是不是太高了?我们只是普通家庭,能不能便宜点?”
店主听后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随即解释道:“几位可能有所不知,在我们这行里谈价钱说实话,不太吉利。毕竟买寿衣是为了逝者最后一程能走好,大家都希望尽可能地表达对逝者的敬意。”
孙子丽思考了一会儿后说道:“老板您看这样行不行?既然直接讲价不好,那我们就不要说是讲价了。我们就说定制两套这样的寿衣送给需要帮助的朋友,您给我们一个优惠价如何?”她试图用一种更加委婉的方式来达成目的。
温暖仔细想了想,“哎,既然你们这么说了,那我也不能太固执。这样吧,原本的价格我给你们打九折,但这已经是我能给出的最大让步了。”
虽然没能享受到更多的折扣,但考虑到实际情况以及店主的态度变化,三兄妹最终还是接受了这个方案。
“谢谢您的理解和支持!”孙华感激地说。同时心里也暗暗松了一口气——至少不必因为‘讲价’这件事而感到不安或是不敬了。付完钱之后,三人带着选购好的寿衣离开了店铺。
病房里,孙明远躺在床上,呼吸微弱,皮肤苍白如纸。他的三个子女——孙华、孙以强和李子丽,围坐在床尾,表情各异。
孙华,长子,四十岁,穿着笔挺的西装,眉头紧锁,显得有些不耐烦。
他是家中的经济支柱,事业有成,但对父亲的病情始终抱有一丝侥幸心理。孙以强,次子,三十五岁,身材魁梧,一脸络腮胡,给人一种粗犷的感觉。他经营着一家小餐馆,生活压力大,对父亲的病痛感到无力又焦虑。孙子丽,女儿,三十岁,长发披肩,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精明。
她是一名教师,但似乎对父亲的关心也仅限于嘘寒问暖的一句话了,“爸,你怎么样了?”孙子丽轻声问道。孙明远微微睁开眼睛,嘴唇颤抖着,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最终只是发出了微弱的喘息声。
“医生怎么说?”孙以强忍不住问道,声音中带着一丝焦急。“医生说情况不太好,让我们做好准备。”孙子丽低下头,有些焦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