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这不,有一天,安禄山强取别人家的羊只不说,还伤了人。恰巧,这一幕被时任范阳节度使的张守珪的手下给撞见了,于是他们便要将安禄山捉拿归案。然而,安禄山却在一时冲动之下,和张守珪的手下动起手来。结果可想而知,安禄山最终还是被抓了回去。张守珪得知此事后,非常愤怒,立即下令让手下将这个强盗乱棒打死,以慰民心、除民害。
说来也怪,安禄山的智商极高,在如此危急的情况下,他竟然急中生智,对着张守珪大声喊道:“张大人,您不是想要平定契丹人和奚人之间的战乱吗?那为什么还要杀掉像我这样有能力的人呢?”
安禄山的这一声呼喊,着实令人惊讶。毕竟,当时的张守珪刚刚上任没多久,他此次前来的目的正是为了解决契丹人洼可汗屈烈与可突于的叛乱问题。此时此刻,他正急需各种人才来助自己一臂之力。当他看到安禄山身材魁梧、体格健壮,又听到他说出如此不同凡响的话语时,心中不禁一动。
而且,他也听说过这个年轻人在抓捕过程中的英勇表现,如果能将其留在自己麾下,或许真的能够成为一个有用之人。想到这里,张守珪决定放安禄山一马,并任命他为捉生将,也就是军队中的小头目,让他管理着几个士兵。
安禄山本是个无业流民,但命运却让他摇身一变成为一名职业军人。此时的他,犹如鱼入大海一般,开始将他的聪明狡黠发挥到极致。他善于揣情度人,总是能够精准地投其所好,让人不禁为之侧目。
由于安禄山自幼便生活在营州,长期在社会底层摸爬滚打,使得他对周边地形了如指掌,对于契丹人和奚人的情况更是如数家珍。凭借着这些优势,他时常率领手下的士兵偷袭平民、打劫商队,并巧妙地伪装成契丹反叛者,屡次得手且收获颇丰。
张守珪对此欣喜若狂,他意识到眼前这个人简直就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才!于是,他迅速提拔安禄山为副将,并给予他更多的兵力。每次有所斩获,不仅是安禄山个人的功劳,同时也是张守珪自己的一份业绩,可以借此向朝廷邀功请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