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大问题是,虽然统一收购的那部分粮食价格并不高,但好歹也要出钱买,哪里来的钱?
站在后世人的角度,王彦庭第一个想的就是收商业税。
问题是怎么收?
这年头都没有发票的,连税务局都没有。
历史上也很少有朝代收商税。
别看那些官员天天说商人是低贱的,但是对人家还真是好得很,赚了这么多钱,税都不用交。
究其原因,最大的商人基本都是官员家族的,哪里有收自己家税收的傻货?
历史上东林党掌权了没有多久,就忽悠崇祯免了全国的商税,导致后面没钱抗清和镇压农民起义军了。
其实呢?还不是东林党发源于江浙一带,本身就是当时商业最繁华的地区,几乎每个官员家里都有生意的。
所以王彦庭只有一个想法,找不到执行的方法也是头痛。
他是知道的,真正最大的利润都在商人手里。
这几年,随着幽州地区的稳定局面,商业已经开始发达起来,几乎每天都有南来北往的商人进进出出。
在王彦庭眼中,这些招财猫光和自己挥挥手,一分钱不留下就太过分了。
虽然政策执行以后自己家族的盐业和纸业都会受到影响,但那是什么?
丢出去一棵树,换回来的是一片森林好不好。
这笔账,王彦庭还是会算的。
所以,在分土地之前,先要解决商税的问题,已经是拖不起了。
王彦庭这边拖拖拉拉地开始和李振、冯道他们讨论商税的收取办法。
这边,政事堂里已经吵成了一锅粥。
当初召集四镇进攻燕军,张濬是绑架了其他宰相一起定的策。
现在倒好,燕军没有丝毫受损,反而又占了二十几州。
如果说这些和朝廷的关系还不大的话,那么破坏了燕军和朝廷的关系这个就很直接了。
最明确的,就是王彦庭收兵半个月了,至今没有来皇宫一趟。
即使是朝会,也只见到刘瓒和李振的参加。
这样的情况,不得不让几个宰相考虑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甚至在裴枢看来,还要感谢王彦庭及时的大胜了。
因为在战役开始的前半阶段,张濬已经设计在战事最紧张的时候由郑元规率领两万禁军夺取幽州的指挥权,扣押刘瓒和王彦庭两家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