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放锅里就行……”
崇祯不紧不慢地在屋外嘱咐,他是一点也不嫌烦。
旁边伺候的王承恩,已经来了一会儿了,见到崇祯忙着指导炒辣子鸡,他也是一言不发。
等到文火慢炖的环节,崇祯又叨叨一句。
“出锅的时候,别忘了放芫荽和蒜片。
要盖锅焖一下,才好出锅端盘。
那种复合香味才能出来。”
崇祯觉得没有什么嘱咐的了。
这才用湿布擦擦手,回头跟王承恩说话。
“怎么样?王大伴。
那黄四和曹安那里,有什么收获吗?”
听到崇祯开口问,王承恩满脸的菊花瞬间都绽开了。
他乐呵呵地说道。
“果然不出皇爷的所料。
这曹安和他手下的黄四,还有剩下的两个庄头,都是大硕鼠。
明面上四号厂皇庄的田亩数,是两百六十八顷。
这个田亩数,他曹安是不敢动的。
实际上六年的时间,这曹黄两人借着宫里的势,合伙侵占了,民田三百一十多顷。
加上皇庄原有的田亩,总计他俩手里有五百八十顷土地。
曹安已经把这皇庄,视为自己的私产。
多年来,就是每年定额要交给,宫里的八百零四两米粒银,这小子都敢贪没。
他会以各种灾荒歉收的理由,不能足额上交。
这个混蛋,还私自调高了佃租。
周围地主和佃户都是三七分,地主分七成,佃户分三成。
到了曹安这里,他竟然敢二八分,有的上好的良田,他还要一九分。”
崇祯听到这里,有点疑惑。
“那这曹安这样做,也不怕自己这边的佃户都跑了?”
王承恩看看崇祯的脸色,知道他不是说反话,是真的不明白。
于是开口解答,崇祯的疑问。
“皇爷有所不知,周边地主的三七分,看似给佃户的多。
实际上朝廷的税收、徭役,官府的各种摊派杂捐,都要从佃户的这三成里征收。
地主的那七成,是分文不动的。
而这皇庄里的佃户则不同,收到手的就是,实打实的两成或者一成的粮食。
再没有其他的盘剥。
官府的差役,可不敢冲到皇庄里面征税。
情况就是这样,皇庄佃户,虽然日子过得也艰辛。
但到底是过日子的光景,比外面的佃户,甚至是自耕农还要好些。
这也是各地自耕农,把土地不断投献到,皇庄和勋戚官僚名下的原因。
他们宁愿当个种地的奴仆,也不愿当平民百姓,给官府交粮纳税······”
崇祯恍然大悟,敢情这朝廷收税,越来越艰难,拖欠越来越严重。
还有自己家皇庄的一份功劳。
“嗯,接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