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也是知道,这是当地锦衣卫百户的搪塞之词。
谁会在意一个丢了官位的老头,现在是什么想法,有什么作为?
不过京城坊间倒是流传,这么一句传言。
韩旷早被崇祯内定为,下一届内阁的首辅。
就等着韩旷到京,崇祯就会把现任首辅黄立极,给逼得致仕乞骸骨。
自韩旷,先皇在世,被排挤致仕回蒲州城老家之后的三年里,韩旷是消停没动静的。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天启二十多岁就驾崩了,东林党开始发力,塑造新朝新格局。
到崇祯即位之初,让韩旷韩相公出来,主持内阁大局的呼声。
突然如空穴来风,大了起来。
大明朝目前谁掌握了,士林乃至整个朝堂的舆论?
不用猜也知道是那群最有活力,跳得最欢的东林党。
东林党中的钱龙锡、李标、黄道周、钱谦益等人,都已经在朝中为官。
还有刚刚离开的李邦华和倪元璐,严格意义上来说,都是东林党。
崇祯敢用他俩,自然有自己的考量。
党派一说,从不明说,宣之于口。
说明白点,东林党忌讳别人说他是东林党,搞党争。
正好崇祯也是这样的用人法。
听其言观其行,不能信外面的传闻。
如今东林党就缺,一个大佬统筹全局。
自所谓的东林党党魁钱谦益,被崇祯因瞿式耜之事,展现出政治上的幼稚,继而被崇祯大为嫌弃之后。
韩旷就成为了,这个大佬的唯一人选。
于是谣言四起,韩旷自八月起,就有了一直在来京的路上,马上就要任职内阁首辅的传言。
可惜这都到了腊月底,也没个影子。
整整四个月了,韩旷徒步从山西爬,也能爬到京城来了。
可韩旷还是没有来。
只是传谣言的人,依然是乐此不疲地传着,韩旷简在帝心,马上官复原职。
就是那谣言要与时俱进,不停改时间罢了。
崇祯吐了一口气,他心里有点挣扎。
东林党人,自己用的多了。
崇祯想到了前几日,王承恩告诉自己的,魏忠贤的担忧。
东林党在外有孙承宗、袁崇焕,袁可立也要算半个东林党人。
在内有钱龙锡、钱谦益、李标等人。
早已经成了内外交织,根深蒂固之势。
帝党虽党羽众多,然而正道独当一面的不多,一个能打的也没有······
想到这里,崇祯心里有点拔凉。
这不知不觉中,朕就已经坐到火山口上了吗?
搞什么,都不要搞党争,不要搞党争扩大化。
动不动就这党那党的,不问对错,见面就掐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