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大唐隐帝> 第202章 胡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2章 胡商(1 / 2)

在这往后的几天日子里,李飞全身心地沉浸于对广州城的深入探寻,试图捕捉其每一个细微之处。其中,胡商群体无疑是他关注的焦点,那些被称为“倒爷”的胡商们,在这座繁华的南方大都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胡商的来源地广泛且多样,波斯人、阿拉伯人自不必说,西域的回纥人以及张掖郡昭武九姓胡人,还有来自东南亚的南越人和印尼人,乃至东亚的东瀛人和高丽人,纷纷踏上这片土地,追逐着商业的梦想。

他们进入中国的路径主要有二:其一为陆上丝绸之路,从遥远的大食、波斯起始,穿越河西走廊,抵达长安,再辗转至其他城市;其二则是海上丝绸之路,部分阿拉伯和波斯商人从当地港口启航,跨越印度洋,进入南海,最终在广州、泉州等重要港口靠岸,进而深入中原腹地。

此时的广州,已然成为南方的璀璨明珠,享有“天子之南库”的美誉,也正因如此,这里成为胡商们钟情的定居之所。唐朝廷为了对胡商进行有效的管理,特地设立了市舶司,并为胡人划定了番坊,以供他们集中居住。在广州,番坊的面积广袤无垠,竟容纳了多达十几万的胡商。

唐朝廷对胡商的管理政策,一方面体现出其开放包容的态度。允许胡商自治,自行推选番长,且赋予番长与唐朝廷地方长官等同的地位,这种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了胡商的文化和习俗,减少了因文化差异和管理方式不当而引发的冲突,为胡商在唐朝廷的商业活动提供了相对自由和稳定的环境,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外国商人来唐贸易,促进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交流。

然而,另一方面,这种管理政策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地方长官无权插手番坊事务,除非涉及唐朝子民的案件,这可能导致番坊内部的一些问题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监管和解决。同时,唐朝赋予胡商在广州娶妻生子、开办学校以及参加科举考试的权利,虽然体现了唐朝的开放胸怀,但也可能引发一些社会矛盾和文化冲突,比如在资源分配、文化融合等方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