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小说>樊不多奇闻怪谈> 第135章 核辐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5章 核辐射(2 / 2)

核事故后,核电站周围30公里的地方被划为了隔离区,就像是画了一个大大的红圈,告诉大家这里危险,别靠近。当年就有11.6万人被疏散,之后又有23万人被迫离开家园。直到今天,乌克兰、白俄及俄罗斯境内仍有500万人居住在不同程度遭受核污染的地区内,他们就像是生活在阴影之下,时刻担心着核辐射的威胁。

为了应对这场灾难,前苏联用一个巨型石棺将发生爆炸的4号反应堆封闭了起来,就像是用一个棺材将恶魔封印。可惜这个石棺只有30年的寿命,而在核电站因为乌克兰的电力需求,在爆炸后十年还在顽强地运行,直到2000年才彻底关闭。

好在时间没有停止,科技也在不断进步。在核灾难发生30年后,一个由法国建筑师设计的新的巨型防护石棺即将建成,它将取代那个即将到期的旧石棺。这个新防护罩可是个大家伙,花了5年时间才建造完成,高达110米,重达25吨,据说能使用100年的时间。人们期待着科学家们能利用这段时间找到彻底清除反应堆残留核物质、清除核污染的办法。也许有一天,这片被核污染的土地能重新焕发生机,人们能再次在这片土地上安居乐业。

三里岛的“无声尖叫”

1979年3月28日,那天阳光明媚,却没想到三里岛核电站里,2号反应堆正酝酿着一场无声的灾难。没错,就是那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电站事故——虽然,它“贴心”地没带走一条人命。但想象一下,放射性物质像调皮的小鬼一样偷偷溜了出来,把整个电站搞得乌烟瘴气,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帕利马雷斯的“氢弹蹦床”

时光回溯到1966年1月17日,西班牙海岸上空,两架美国大飞机——B-52轰炸机和KC-135加油机,竟然玩起了“空中碰碰车”。一撞之下,加油机成了碎片,B-52也散了架,更糟的是,它身上的4枚氢弹也“离家出走”了。其中两枚“非核武器”还玩起了“落地大爆炸”,490英亩的土地瞬间被放射性钚染上了“迷彩”。搜寻人员们在地中海里捞啊捞,终于找到了一个“离家出走”的氢弹。哎,这氢弹可真会找乐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