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参听命。”
“臣在”
“即日起赴长安任丞相一职,现授相印一枚,不得有误。”
“谢皇上隆恩。”
曹参接过相印,款待使者。
他把打包的东西装上车,歇息片刻,随后带着家人奴仆,跟着使者去了长安~~~
……
朝中大臣们主动站在未央宫门口迎接曹参上任,个个脸上喜笑颜开,纷纷祝贺曹参升任大汉丞相。
群臣们嘴上说着奉承话,心中却打着小鼓,生怕自己成为“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牺牲品。
群臣们认为,曹参上任后,肯定把萧何所定的经济、法律、民生等政策推倒重来。
很显然的事,曹参的功劳不在萧何之下,而先皇刘邦却把萧何定为首功,你说曹参能服气吗?
否定萧何的一切,等于否定刘邦的眼光,这二人都不在了,曹参能不发泄心中的怨气吗?~~
令朝臣不解的是,曹参上任后,朝中如常一如既往。
一天、二天,三天……
曹参按时上朝下朝,没有任何举动。朝中大臣们那颗悬着的心,稍稍放了下来。
“哥几个,看来曹参没有啥能力,半月过去了没有任何动作,每天除了喝酒就是玩纸牌。”
下朝的大臣们聚在一起议论曹参。
“他没举动不好吗?你愿意瞎折腾啊!”其中一个上年纪的官员道。
曹参为何上任大汉丞相却无所作为呢?
原来曹参奉行“”黄老之学”的无为而治。黄老”指的是黄帝和老子。
黄帝是先古时的一位牛人,打败了另一位牛人蚩尤。
老子名李耳,他写了《道德经》,是道教的先祖。
老子的一些学说,假借黄帝之口形成对话,形式新颖,便于传播。
黄老之学的核心是“无为而治,无为而有为。
刘邦活着时,封其庶长子刘肥为齐王,封曹参为齐国相,辅佐刘肥。
当时曹参心想,我一个武将,打仗是内行,治国是外行,要想辅佐好齐王,就得拜师求教。
他听说盖公精通“黄老之学”,于是派人用车接来了盖公。
盖公是齐国着名的隐士,刘邦活着时三请盖公而不至。如今曹参一辆大车就把盖公接来了。
不是老隐士自降身价,实在是他佩服曹参的为人。
武将都没有那么多的花花肠子,盖公喜欢和这样的人打交道。
“先生远道而来却神采奕奕,七十岁看上去像年轻人。”
曹参奉承盖公鹤发童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