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驴车慢悠悠的出了汽车站,陈安左右环顾,打量起宝安县的街道来。
宝安县汽车站看着像新盖的,除了汽车站,街道并不算窄,只是略显冷清。
走了一会,来到一个叫东门老街的地方,沿街两边是一排排的二层小楼,开着各种各样的商店。
路上来来往往的人变多了,有走着的,也有骑车的,大多数人穿着短袖长裤,戴着草帽。
他们的体态特征都很相像,给人的感觉是精瘦,几乎没有胖子,皮肤晒得黝黑,昂首挺胸。
比青城市的老百姓,要更加有精气神。
宝安县城不大,半个多小时出了城,沿途中,陈安看到不少大幅标语。
走了一个多小时,到达崖口村。
李大队长愁眉苦脸的等在村口,见到了八位知青,也没露出个笑脸。
不是他不待见知青,是知青大多数吃不了苦,受不了罪,还经常闹得村里不得安宁。
崖口村实在是穷,前几年频发干旱、洪水和台风,粮食大幅减产,村民生活遭受严重困难。
吃不上喝不上的,一个个都瘦成了人干,这一两年,才算缓和过来。
家家户户粮食都不够吃的,没钱盖房子,十几口人挤在一起,谁也不愿意接纳知青,李大队长只好在村里,咬牙给知青们单独盖了一排房子。
这才有了知青的落脚地。
七八间海草房,原本是住了十几名知青,有七八位知青,因为病退、顶职返城了。
现在只剩四名知青,还住在里面。
他们两男两女住了两间房,还剩五六间房,陈安用一盒金鸡饼干,换了一间单独的小房间。
屋内简陋且狭小,坐北朝南,一扇小木门,两扇紧凑的窗户。
靠窗放了一张一米小床,一张60公分的桌子,北墙有一个半身高的小柜子。
剩余的地方,人转个身都难。
李大队长分完房子,说了几段场面话,又安排老知青带他们,便让新来的八个知青自由活动了。
四名女知青里,有一位知青叫王晓红,她是家里的老大,一向能干,她从鼓囊囊的包裹里,掏出一个脸盆,跟着老知青去水井里打水,陈安见状,也跟着去了。
老知青轻轻松松打满了两桶水,王晓红和陈安费了老大劲儿,才打上来半盆水。
凑合着湿了抹布,陈安把新家从里到外,擦拭清扫一遍。
屋里亮堂了点,陈安用2斤玉米面,跟村民换了些稻草、糨糊和草帽,用2斤干面条,跟李大队长换了很多旧报纸、箩筐和柴火。
又用仅剩的粮食,换了一套简易炊具,在墙角垒了一个小泥巴炉子。
陈安不打算和其他知青一起搭伙,她并不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