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周氏卖力的造势,当今皇帝一母同胞的妹妹——宝华长公主,觉得文家家风确实不错。
便将女儿长乐郡主许给王大娘子的幼子三郎,做媳妇。
阳春三月的一个好日子里,文三郎与长乐郡主举办了盛大的婚礼。
二人成婚不到半年,正是蜜里调油的时候,这会儿正手牵手围着七小姐问东问西呢。
其实宋朝的公主之女,并不能被封为郡主或县主,只有亲王之女,才能被尊封郡主或县主。
在宋朝,也有功臣之女或公主之女被封为郡主的,不过那不是遵循祖制,是皇帝特封的。
长乐郡主这个封号,就是她的皇帝舅舅特封的。
她身份尊贵,文府众人无人敢对她加以束缚,有皇帝亲舅舅在,三郎也缺不了前程。
宝华长公主身为皇上的亲妹子,嫁给功勋世家,又极善经营,除了十里红妆,私下更是一车一车的补贴给女儿。
有钱有权,长乐郡主和三郎可谓是府中最快活自得的人儿。
王大娘子被大儿媳奉承一番,乐得开怀,直拉着她的手笑道:“好孩子,你嘴上只贺旁人有喜,何尝不知你的福气也来了呢。”
聪明灵巧的周氏不由一愣,眨了眨眼一脸茫然,文老太太和钱大娘子却是笑出了声。
文老太太摆摆手道:“老大家的,快别逗这傻孩子了!”
钱大娘子快言快语道:“傻孩子,你母亲今日在老神仙面前求了一颗生育丹,吃了必中,还不快谢谢你母亲。”
“冲虚道长可说了,吃下这颗丹药,你和正儿的子嗣就有望了。”
王大娘子得意的打开手帕,将丹药举在手中,兴冲冲说着。
只见这颗丹药圆润饱满、光洁如玉,仿佛夜晚的一轮明月,泛着淡淡的银光。
细细一闻,似乎还散着诱人的芬芳。
周氏难以置信的张大了嘴巴,给足三人情绪价值,又眨了眨眼,快速分泌出泪水,
掩脸痛苦道:“世人谁不羡慕我嫁到了文峰鼎盛的清流世家,不仅丈夫德才兼备,家中长辈更是脸面和软,慈和良善,我娘都说这是祖坟冒了青烟,才寻得这样人人称赞的婆家,”
“可我却如此不争气,嫁给夫君五年有余,未能给文家诞下一儿半女,还要连累母亲如此为我绸缪,当真是惭愧不已……”
这一番哭诉,哭的王大娘子心都软了半截,她连忙环抱周氏,心疼的说:“好孩子,快别哭了,这不是你错的,如今咱们得了神仙庇佑,来年你和正儿生个一男半女,往后的日子只有和和美美,莫要再哭了。”
大郎听到周氏的痛哭声,心酸不已,想到这几年艰辛的求子之路,面上多了几分悲恸。
周氏不仅能哄住婆母,也能哄得这个一门心思只知读书,不懂风花雪月的丈夫。
除了哄,周氏也很会撒娇卖痴伴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