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题目是陈安用积分兑换的,题目有新意且贴合当下时代的大环境。
其实山省内是有不少大儒的,还有孔圣人的后代,但陈安与他们理念不大相同,索性花点小钱了事。
考试卷子模仿古代科考,全部去了名字,用代码代替姓名,防止有人悄悄走后门。
由于参考人数众多,改卷子是个大工程。
等到决出录取名单和前十名后,陈安摊在太师椅上,闭目养神,悠悠的问陈大来,“第一名叫什么?”
陈大来用代码找到了该考生的名字,朗声道:“回二少爷的话,第一甲第一名叫李德盛!”
陈安笑骂道:“你还真当你少爷是皇帝,现在是科举考试不成?还第一甲第一名……”
“你说第一名叫什么?!”陈安腾的一下站了起来,眼皮狂跳,手抖得厉害。
陈大来一字一句道:“叫李德胜,李世民的李,德胜归来的德,盛名之下的盛。”
陈安原本以为自己听岔了,现在一听确实一字不差,呆愣了很久忍住问了一嘴,“他籍贯是哪儿的?”
陈大来对照着翻看,头也没抬道:“湘省韶山。”
“哐当”一声,陈安双腿一软,瘫坐在椅子上,颤抖的手不小心把书案上的书籍打掉了。
陈大来面露疑虑,问道:“二少爷,可是他有什么不妥?”
“没有不妥!”陈安拔高了声音,“第一名!实至名归!”
她又弱弱的问了句,“大来,第二名是谁?”
陈大来痛快道:“榜眼叫胡必成,二少爷,状元和榜眼的名字真喜庆,一个德盛一个叫必成,这不就预示着少爷大业必成,历城军德高望重又繁盛嘛!”
陈安斥责道:“什么状元榜眼大业!再胡咧咧老子给你两个大比兜!”
陈大来挠挠头,一脸不解,“少爷,什么是大比兜?”
陈安懒得解释,只跟他说:“德盛的意思是真理一定取得胜利,必成就是革命必定成功的意思,你不要胡乱曲解。”
“等等......”陈安坐直了身子,怂里怂气问:“你方才说第二名叫什么?”
陈大来只觉得今天的二少爷好生奇怪,一个名字而已还得说好几遍才能记住,难不成是累傻了?
虽然二少爷怪里怪气的,但陈大来依旧很有耐心的回道:“叫胡必成!原本他与李德胜的成绩相持不下,还是二少爷你和陈副将说李德胜的文章大气磅礴,洒脱恣意,你说什么‘孤篇盖全唐’压倒考生一大片,风格独特,立意高远,你还说第二名的文章犀利中的带着干净质朴,针砭时弊……”
陈大来啰里吧嗦一大堆,陈安迫不及待打断道:“胡必成哪儿人?”
“江省淮安”陈大来又追加一句,“原籍是绍兴的。”
陈安默了默,腹诽道难道她真是天地宠儿?最强狗屎运?一个平平无奇的招聘给她天降两个大神!
自己有什么过人之处,能够吸引二位同时报考……
陈安张了张嘴,没出声。
算了,第三名先别问了,毕竟太刺激了对心脏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