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国琦支队进入金陵时,也有8000人的队伍,现在在陈振华和桂军第七军的操作之下,直接将国琦支队打残,提前安排到了被取消编制的结果,这无疑当中,削弱了小鬼子进入金陵的兵力。
此时小鬼子第十军的队伍拉得更长,因为有过之前的教训,他们不敢再将队伍集中在一起,而是按照联队进行一字长蛇阵,每个联队之间至少相隔1公里,每个旅团至少相隔 5 公里,每个旅团至少间隔10公里。
这样慢慢的前往吴兴城方向,这使得陈振华连续实施三次炮轰后,基本收效甚微,于是陈振华果断停止了炮击,这让小鬼子第十军的前沿部队,得以顺利抵达吴兴城。
当然,陈振华此时已为桂军第七军的官兵,重新组建了一个炮营,毕竟他深感桂军炮兵基础力量的强大,虽然缺乏炮弹和大口径火炮,但毕竟有熟悉炮火操作的人员,那就好办了。
在陈振华的具体指导下,很快就组建了两个炮团,分别隶属于 170 师和 171 师,这样更有助于火炮力量的发挥,每个炮团都配备十二门火炮,包括六门 92 式步兵炮和六门 41 式山炮。
这让整个第七军的火炮力量瞬间又增强了一倍,也让他们更有信心,应对接下来的小鬼子攻击了。
当然,郭勋琪师长,也带领 144 师及时赶到了第七军驻扎的吴兴城后方的李家巷丘陵地带,随后饶国华也带着146 师到来,第七军170师、172师,再加上川军两个师的力量,此时已恢复到巅峰状态,甚至比历史上还要强大。
陈振华看到了 144 师郭勋琪师长带来的 144 师全部兵力,此时看来,整个 144 师有官兵 人,但实际上有枪支的只有 4000 人,并且大部分用的都还是老套筒,其余 8000 人,基本上用的还都是红缨枪之类的武器。
至于火炮,整个师上下仅有不到5门迫击炮,还是国府将以前淘汰的 82 毫米迫击炮,交给 144 师的官兵。
当然,这次在与徐启民副军长沟通之后,郭勋琪师长与23集团军军长刘湘沟通之后,决定提前将川军的防御战线,向前提升了 50 公里。
反正和桂军第七军——有着“钢军”之称的桂军第七军,一起抗击小鬼子,不仅不会吃亏,还能占便宜,所以刘湘果断命令 144 师和 146 师两个师向前转移阵地 50 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