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此时的88 师,拥有2个旅, 4 个步兵团的编制,92 式步兵炮刚好 24 门,每个团分配 6 门。
在金陵保卫战之后,陈振华希望将这些 92 式步兵炮,直接交给各个团使用,由他们自行安排和使用 92 式步兵炮的炮弹,以便在即时的战斗中,充分发挥 92 式步兵炮的火炮力量。
今后独立炮旅,终点发展重炮和远程火炮,这一想法征得了孙元良师长的极大同意,至于金陵保卫战之后的情况,陈振华没有过多执念。
做完这些安排后,陈振华开始安排王志忠以及孙有才,一起部署那 6 门 105 毫米的榴弹炮,以及 36 门 41 式山炮,九四式山炮和博斯福火炮,依靠强大的重炮和远炮火力,来有力的支撑88师的防御阵地。
陈振华没有休息,而是继续带领着警卫营的官兵,前往雨花台前方周围 50 公里以内搜寻小鬼子的先头部队,开展偷袭和攻击,尽可能为未来的 88 师官兵减轻压力,减少小鬼子的有生力量。
而孙元良在陈振华的建议下,早已将那保卫金陵的28条递交给最高统帅部,和金陵的唐总司令,在获得最高统帅部的全面认可,以及唐总司令的全力认可之后,已经在整个金陵城的保卫战当中得以贯彻执行。
也正因如此,陈振华最终被蒋委员长力排众议,坚决提拔为 88 师的独立炮旅副旅长,晋升为少将旅长。
毕竟,从金陵防御 28 条当中,蒋委员长也看到了陈振华的战略眼光,与之前统帅部以及唐总司令的金陵防御安排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这一次,最高统帅委员长,还严令唐总司令严格按照这二十八条的金陵防御政策和措施推进,从而有效避免金陵被日军占领后,巨大的惨案产生。
虽然 71 军的军长王敬久,在战报当中并没有说明,是国军 88 师独立炮团的火力攻击,歼灭了小鬼子的第三舰队分队。
但是却清清楚楚地写到警卫营的官兵,借助 41 式山炮,对小鬼子第三舰队的部分舰船开展了火力攻击,并将那些在镇江要塞下方 10 公里处,沉没的小鬼子舰船中潜逃出来的小鬼子海军官兵,全部予以歼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