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南青欲言又止,笔墨纸砚不是一般的贵。
但这关他什么事,都是南枝该操心的事情。
“卫国,”南枝,“咱们去县城买书。”
主仆三人来到县里的书肆。
“客官想要点儿什么?”
南枝:“这里有没有适合启蒙的书籍。”
老板进去一会儿,然后搬了一摞出来。
“您挑挑。”
南枝选了许久挑了一本。
“老板,这本书多少钱。”
老板:“每本都是五百文。”
“这么贵!”
村民一年也挣不了一两银子,一本书就要花掉他们半年的收入。
难怪村里的人都不愿意让孩子上学。
在腊肉厂做工的几个妇人一个月九百多文,勉强还可以买一本,可是其他人怎么办,哪儿能买得起。
“姑娘,咱家的书已经是便宜的,要是其它书店,这一本就能卖到六百文。”
南枝想了想,“老板,我要三十五本,能不能算的便宜些。”
三十五本,是笔大生意。
没想到这位姑娘穿的一般,一次能买这么多本书。
老板笑呵呵道:“姑娘,咱们已经是最便宜的,不然这样,我送你一本书,这本是启蒙之后用的书,一本八百两,到时候姑娘用得上。”
南枝咬牙掏了钱,二十一两银子,就这么没了。
要是有能复印机该多好,只需要买一本,然后就可以有很多本,这必须要出一些纸钱。
但是在古代这种落后的地方,每一本书都是手抄本。
因此价格稍微贵些。
卫民抱着三十多本书。
“主子,要再买些墨还有笔吗?”
南枝:“不买。”
卫国卫民相视一眼,知道主子今日花的多了。
“若是将所有东西都置办齐了,他们反而没了学习的欲望。得让他们自己知道。学习之路艰辛,每一本书甚至一滴墨,都是来之不易的珍宝。”
卫国点头,主子说的非常有道理。
一件东西非常容易得到,反而不会珍惜。
从书肆出来,南枝回了天下第一楼。
“主子在吗?”刘德志问门口的卫国。
卫国点头,刘德志这才敲门。
“进来。”
刘德志走进来,将之前的银钱交给南枝。
“主子,这是上个月的营收,还有之前宋家大药房送过来的银钱,一共是两千两。”
看到桌上的银票,南枝瞬间觉得自己的心情好了些。
有钱的感觉就是不一样。
“主子,何家少爷送来了些东西。”
南枝疑惑:“他送东西干什么?”
刘德志又从怀里掏出些银票,递给南枝。
南枝又数了数足足一千两。
“他为什么给我钱。”
刘德志摇头,“主子难道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