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李世民与影子联盟的战争,大秦始皇帝嬴政也在密切关注着这一举动。
他召集了白起、王翦、蒙骜、蔚缭、商鞅、李斯等一众智囊,商议大唐的这次行动可能带来的影响和机遇。
嬴政首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李世民此举,无疑是对影子联盟的一次重大挑战。
他敢于以一己之力对抗影子联盟的两个九级堡垒世界,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勇气和自信。
我们大秦也不能坐视不理,必须考虑如何在这场纷争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白起沉思片刻,然后说道:“陛下,大唐此举虽然冒险,但也可能为我们带来机会。
如果大唐能够成功牵制影子联盟,我们或许可以趁机增加大秦的实力,甚至找到机会占领或削弱影子联盟的力量。”
王翦则从战略角度分析:“李世民的行动虽然大胆,但也不无道理。
影子联盟的实力也不容小觑,如果让他们继续扩张,最终对我们大秦也是一大威胁。
现在大唐主动出击,至少可以分散影子联盟的注意力,为我们争取到更多的时间。”
蒙骜则提出了一个实际的问题:“陛下,我们现在是否应该派兵支援大唐?
如果不支援,恐怕会影响到我们与大唐的关系;但如何支援,我们自己的防御又该如何安排?”
商鞅则从另一个角度考虑:“我们或许可以采取观望的态度,先观察大唐与影子联盟的战斗结果。
如果大唐能够取得胜利,我们再考虑如何进一步行动;如果大唐陷入困境,我们再决定是否出兵支援。”
李斯最后总结道:“陛下,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观察局势的发展。
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自己的防御,以防影子联盟再次对我们发动攻击。
至于是否支援大唐,我们可以根据战局的发展再做决定。”
嬴政的决策体现了他的谨慎和远见。
他明白,在这样复杂的局势中,任何轻率的行动,都可能带来不可预料的后果。
因此,他选择了观望,同时加强自身的防御,以确保大秦在可能的动荡中保持稳定。
白起和王翦接到命令后,立即开始着手加强堡垒世界大门的防御。
他们调动了精锐部队,部署了先进的防御设施,确保任何试图进攻我们的敌人,都能够被迅速发现并击退。
他们的军事才能和经验,使得大秦的防御能力得到了显着提升。
蔚缭和蒙骜则负责国内的安全,特别是传送阵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