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老人家重复着这个名字,眼中闪过一抹明亮的光芒。
这个名字,既简单又富有深意,仿佛是在问询着每一个听者的心:
在这浩瀚的世界中,你是哪家的花?
而谁又是那个愿意倾尽所有去爱你的爱花之人?
这一刻,《谁家》不仅仅是一首歌的名字,它更成为了一个温暖的符号,一种对人性美好与爱的无限向往与追寻。
老人缓缓点头,眼神中闪烁着意外的光芒,他轻声自语:
“我本怀着对青春歌声的向往而来,未曾料想,缠绕心头多年的疑惑,竟会在这场不起眼的十大高校歌手大赛中悄然解开。”
“更令人惊讶的是,解开这一谜团的,竟是两位年轻的姑娘。”
随后,老人抬起布满岁月痕迹的脸庞,目光温柔而充满感激地投向了宋小米与许小柔。
她的声音清晰而诚挚:
“孩子们,你们不仅用歌声打动了人心,更以你们的方式,不经意间为我找到了长久以来寻求的答案。”
“这份意外的收获,让我深感欣慰与感激。所以,我要对你们说一声,真心的谢谢。”
此言一出,整个会场瞬间沉浸在一片不可思议的宁静之中,连坐镇评委席的几位资深教师也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仿佛被这一幕深深触动。
宋小米闻言,一脸疑惑却又不失礼貌地举起麦克风,向老人询问道:
“老人家,您能告诉我们,是什么原因让您觉得需要向我们道谢吗?我们真的很好奇。”
老人沉浸于往昔的记忆之中,眼神深邃而悠远。
她缓缓说道:
“起初,当你们吟唱起那首歌曲,我的第一反应是,它只是‘景中有桥,桥下溪流’的静谧画面。”
“可未曾想,那溪流中映射出的,正是你们自身,你们成为了那风景的一部分。”
“直到你们说‘无论何样的花朵,总有倾心之人’,再联想到歌曲之名,我才恍然大悟,原来问题并非无解,而是我自始至终的思考方向就已偏离。”
老人轻轻擦拭眼角不经意间滑落的一滴泪珠,声音中满是感慨:
“是你们的演绎,让我这十数年来的困惑如晨雾般消散。”
“所以,你们确确实实是引领我找到答案的人。”
“这份恩情,老身必铭记于心,衷心感谢。”
许小柔闻言,轻轻摇头,眼中闪烁着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