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表示,诸樊死在了巢国,余祭被看门人杀死了,这好像是上天都在帮季札得到吴国国君之位。
狐庸回答赵文子,两任吴王身死是他们自己的命数,跟上天是没有关系的。上天就算是帮助,帮助的也是现在的吴王,吴国现在百姓归附、法度有序,就是明证。季札是一位贤明有度的人,虽然他应该享有吴国,但是也不会接受的。
事情的发展也确实是这样,但是三十五年的‘兄终弟及’,最终却没有换来季札坐上吴王之位。
在嫡长子继承制盛行的当时,他的后续影响也是极坏的。
余昧的儿子吴王僚当上了吴国国君,可是诸樊的儿子公子光却是心里不平衡了。
兄终弟及都是为了季札当上吴国君主,既然季札不愿接受,那么这吴王的位子就该由诸樊的儿子,也就是公子光来继承。
反正公子光和相当的一部分人都是如此想的,由此引发了之后吴国的一场动荡,但此为后话,稍后再提。
由此可见,一件事情的初衷可能是极好的,但随着事情的发展,可能就会产生完全不在意料之内的影响和后果。
尤其是这个初衷,在相当程度上是不是与当时的时代特点有所出入,一个人或者是几个人、少数人的努力与广大的基础相违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