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的人不由得发出一阵善意的笑声。
崔与之站起身来,对赵灵笙行了一礼道:“官家,今日到临安宅邸之后,老臣万分感激官家的厚爱,写了一幅字进献官家,还望官家笑纳。”
崔与之的真迹?
赵灵笙颇感兴趣的道:“崔公一幅字,已然胜过一万金了,朕十分迫切的想看到崔公的真迹了。”
崔与之的字虽然名声不显,不过还是非常不错的,据说教员看过崔与之的真迹后,还亲笔书写了真迹上的词。
崔与之从怀中拿出一卷卷好的纸,宋冈亲自过来接过,回到赵灵笙身旁后,由两个内侍各执一端,展现在她的面前。
赵灵笙练了这么多年的字,虽然比不上什么大书法家,可鉴赏的能力还是不错的。
她仔细欣赏过崔与之的这幅字后对宋冈道:“这幅崔公的字找匠人装裱后,挂到朕垂拱殿的书房中去。”
待宋冈拿走崔与之的字后,赵灵笙道:“崔公送朕一幅字,朕也不能小气,就回赠崔公一首诗吧。”
崔与之也是不敢相信,随即就感到了一阵欣喜,能被皇帝赠诗的臣子,那可是极大的荣誉。
本来在场的人还是很想知道崔与之那幅字写的是什么,可这时听到赵灵笙说要回赠崔与之一首诗,他们顿时更感兴趣了。
也不知道这位有【才女】之名的官家,能写出一首什么诗作呢?
内侍送上笔墨,赵灵笙等内侍铺好纸后,提笔就写下:
竹石—光复元年八月赠崔公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赵灵笙看了看自己的字迹,还是比较满意的,比不得那些大家,却也是不算太差了。
这首诗不仅仅是写给崔与之的,更是写给她自己的,鼓励自己向诗中的竹子那般,即便遇到东南西北风,依然能保持初心、坚定改革。
待字迹稍干之后,赵灵笙将它交给宋冈道:“将这首诗念给大家伙听听吧。”
在场的人听后,不由得正襟危坐,竖起耳朵仔细聆听这首官家的诗作。
宋冈接过之后,抑扬顿挫的开始念起来。
很快的这首诗就念完了,在场的人都激动了起来。
乔行简感慨的道:“这可是一首传世之作啊,崔菊坡真的是赚大发了。”
葛洪也道:“崔正子真的是好运气啊……”
其他人也纷纷表示了羡慕,皇帝亲笔写下一首传世诗作赠与臣子,传到后世必然也是一段佳话啊。
崔与之即使再如何淡定,听到这首诗之后也淡定不了了,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连声向赵灵笙道谢。
赵灵笙命宋冈将这幅字亲自交给崔与之后,这才开口道:“深夜慢慢,众卿继续饮宴吧,接着奏乐接着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