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鼎站在门口片刻,见孙原未曾察觉到自己,轻轻将门合上,脚步无声地走近。他眼中闪过一抹关切之色,低声道:“使君。”
孙原的眉头微微舒展,眼神未曾抬起,但已然认出了声音,嘴角扬起一丝淡淡的微笑。“伯盛,辛苦了。”
张鼎略微欠身,随即直视孙原,语气中充满了深意。“使君,事急从权,冀州已非昔日,建军之事,刻不容缓。”
孙原终于放下手中的文书,缓缓抬头,目光如剑般锐利,注视着张鼎。“你可有计策?”他问道,声音清冷而沉稳,仿佛早已预见到张鼎来访的目的。
张鼎深吸一口气,轻轻一挥手,示意身后的精锐们稍作休息。他迈步走向书案,恭敬地站定,稍作停顿后,沉声道:“使君,若欲建新军,兵员之事固然重要,但更关键者,是能带领兵士披坚执锐、所向披靡的将领。冀州地多豪杰,而今我已物色出三员猛将,皆可担重任。”
孙原微微皱眉,似在思索张鼎所言,眼中隐约透出一丝兴趣。“谁人可担此大任?”他目光清澈,神情中带着一丝期待,却也有几分怀疑。
张鼎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用手指点了点案上的一封奏折,沉声道:“使君,若欲建立一支强军,光靠兵员的数量是不足够的。必须挑选出那些可以带领兵士冲锋陷阵,统领百军千军的将领,才能在这乱世中立足。而这三员猛将,颜良、文丑、张合,皆是冀州中出类拔萃之人,且忠勇之心,岂是泛泛之辈。”
孙原听到这三人的名字,微微一愣,眉头又不自觉地皱了起来,似乎在深思他们的优劣。他没有立即作出反应,而是用手指轻轻敲击案面,沉默片刻后,才抬头看向张鼎:“这三人,能担此重任,是否能适应新军的调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