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流华录> 第九十一章 乘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一章 乘怒(1 / 2)

董卓并没有让张鼎的骑兵露宿在外。尽管眼前的战局已经告一段落,但他深知,若是张鼎的部队因疲劳而崩溃,将不仅仅是对张鼎个人的打击,更是对双方合作基础的动摇。因此,董卓立刻指示他手下的高官主簿李傕与军司马郭汜,带着充足的物资与补给前去接应张鼎的部队。

“给张鼎留三千人的位置。”董卓在指挥帐中沉声命令道。他很清楚,张鼎麾下的骑兵虽然数量庞大,但这些骑兵大多是经过长时间行军的疲劳之士。尤其是在急速行军的情况下,士兵们的体力消耗巨大,部分人甚至可能因疲惫而无法再投入战斗。如果此时不能及时安置,他们的士气与战斗力将受到严重影响。因此,董卓决定亲自安排一个专门的营地,留给张鼎的部队休息,并给予他们充足的干粮与草料。这个临时安置的营地,不仅是对张鼎部队的安慰,更是对双方合作的战略布局,旨在保证接下来的战斗能够顺利进行。

“即使是三千人的位置,也必须给他们最好的休息条件。”董卓心中明确,他在西北打拼多年,早已明白疲劳对士兵的致命影响。过度疲劳会削弱士气,甚至影响军心,而军心一旦松动,便是战败的前兆。他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将领,从未允许自己或他人犯下这种低级错误。即便是西北武人,也懂得如何在杀戮与残酷之间,保留一份对同袍的体贴与关怀。

李傕与郭汜在接到命令后,迅速整装待发。李傕手中带着大量的军资与干粮,郭汜则领着一队精悍的随行部队,负责运送军帐和补给。两人的配合无间,既保证了补给物资的充足,又确保了物资能够尽快运送到张鼎部队的手中。对于张鼎这种亲自带兵出征的将领,董卓一直心存敬意。虽然两人的私人关系并不算亲近,但在这场巨大的乱世中,能够肩并肩作战的同袍便是最宝贵的盟友。董卓清楚地知道,只有让张鼎感到他的援助是真诚的,才可能在未来的战斗中形成更加紧密的合作。

李傕和郭汜带着物资离开后,董卓站在营地前,望着远方的战场,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复杂的情感。虽然他与张鼎之间并无深厚的私人情谊,但此刻的合作却远比言语更加真切。在这片血与火交织的土地上,每一场合作背后,都是沉甸甸的责任与信任。董卓深知,正是这份默契与配合,成就了他们今天的胜利。战争并不仅仅是依靠刀枪与兵力的拼杀,更多的是通过细致入微的安排与决策,保证每一场战斗能够在适当的时机打出最好的效果。

那片原本刀光剑影、硝烟弥漫的战场,如今只剩下那座可怕的京观,凄凉而荒芜。

董卓站在高处,眸光凝视着那逐渐接近的队伍,心中涌起的,不仅是那份冷静的审视,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纵使两军背景迥异,身份相隔千里,张鼎带来的骑兵,却让董卓感到一丝熟悉的温暖,那是一种超越了战场的情愫,仿佛是曾经并肩作战的旧时光,瞬间复苏。

董卓深知,自己与张鼎之间并无太多的私人交情,两人不过是基于各自利益的合作伙伴。但在这片血与火交织的战场上,他知道,比胜负更沉重的,是那份同袍之间生死相依的默契。张鼎,作为一个曾经在西北刀尖上行走多年的武人,自然懂得什么叫做“兄弟情”,这份情谊,虽未曾用言辞深表,却总是无声地流淌在彼此的行动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